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用硬笔-《崇祯:重征天下》


    第(2/3)页

    更为气人的是,这些奏章里面至少有四分之一都是请安,颂圣,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偏偏写得还特别长.朱由检耐着性子从头看到尾,居然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不禁气得七窍生烟.

    结果他不得不先完善秘书处,从紫禁城的九千多名宫女中挑出二十名才学俱佳的,将其分为四组,进行奏章的筛选工作.具体而言,就是第一组的五名组员先将所有奏章粗审一遍,进行分门别类,比如分为请安类,报灾类,人事调整类,参劾类,涉及军事类等等.

    然后第二组的组员再对每类奏章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最重要的排在最前面,不太重要的则往后排.第三组,第四组纯是审核,如果第一组,第二组出现分类错或是排错的情况,则予以纠正.梅剑并不参与审奏章,是负责来回巡视.

    朱由检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要秘书处真正发挥"秘书"的作用,而绝不能出现偷懒甚至是作假糊弄自己的情况.虽然这些宫女未必敢这么做,但以后秘书处迟早要引入男性,而且人员要定期更换,所以一开始就定好规矩也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整理分类的奏章到了朱由检这里,对于请安的奏章他就直接跳过正文,在末尾批上"废话"二字.其余奏章,重要的他会通篇细读,一般的则是一目十行,批示也言简意赅,就是"可"或"不可",然后签名,再由梅剑统一用印.

    虽然这样已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朱由检还是累得不轻.不说别的,光是写字就够他一呛.到了第四天下午,朱由检终于忍无可忍,突然召集"日讲".

    东林派的大臣们几天未能和皇帝照面,今天终于逮到了他,自是十分兴奋,想借这个机会再力劝他不要与建虏议和.

    孰料朱由检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而是取出传教士马尔蒂尼赠给他的鹅毛笔,向大臣们演示如何用硬笔写字.

    这下大臣们又炸了营,因为他们从开始,就是用毛笔写字.其实硬笔并非舶来品,中国古已有之,包括这个时代的工匠干活,有时偶尔会用到笔,用的也全是鹅毛笔,粉笔之类的硬笔.但对读书人而言,毛笔却是一种身份和学问的象征,因为没念过书,下过苦功夫的人,毛笔是玩不转的.

    因此他们见皇帝竟要改用硬笔写字,马上纷纷出言反对.尤其是黄道周,更是直截了当地对朱由检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毛笔书法不行就该勤学苦练,而不应改用什么硬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