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通过三峡〔〕-《崇祯:重征天下》
第(2/3)页
如果说西陵峡的栈道还勉强能走,那么巫峡的栈道就更高,更险,且多处已经朽坏,根本无法通行.幸好江边有供纤夫通行的纤道,但是由于倾斜度过大,只能人过,战马是无论如何过不去的.为了尽快通过峡江道,李定国只好决定人马分开,士卒走纤道,战马则雇佣船只和纤夫运输.
远征军虽然缺乏粮草,但银子是不缺的,至少带着几万两.为了尽快抵达重庆,远征军开出高价,几乎把三峡一带的纤夫和货船全都雇来了,这里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趁着休息的当儿,李定国向纤夫详细询问此处的地理.
一个五十多岁的纤夫头憨笑着道:"回军爷的话,三峡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瞿塘峡最短,西陵峡最长,咱们现在是在巫峡的中段,路程已是五停走了四停了."
李来亨听了大喜道:"这么说,我们明天就能走出三峡了?"
"明天可不成!"纤夫头连连摇头道,"最少也得再走五天.今年上游大旱水少,若是换了往年,三峡这段水路上行,一个月也未必能过呢!"
"什么?五天!"李来亨急得大叫道,"怎么会那么慢?李白的诗不是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么?就算有点夸张,西陵峡那么长,我们不也四天就过来了么?"
"军爷有所不知,下行是快,但咱们是上行,越往前越难走."纤夫头道,"从巫峡到瞿塘峡,江面渐渐收窄,尤其是三峡入口的‘夔门’,只有十来丈宽.军爷请想,那么多的江水从那么窄的地方过,那水势得多急?所以越往前走,就越费力气."
"不光是费力,还险得很呐!"陈天工也搭言道,"学生虽未来过三峡,却从书上看到过,夔门处还有一处大礁石,名为‘滟滪堆’.秋冬水枯之时犹可,若到春夏水涨,礁石大部被淹没,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一匹马大小.此时水势最急,行船下水,如箭离弦,分厘之差便会撞到礁石上,船毁人亡,故有‘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之说."
那老纤夫频频点头道:"这位大人说的是!所以小人等宁愿费力拉上行船,也不愿拉下行船.越到前面,须得走得越稳,所以至少还得五天."
"这怎么行呀…"李来亨愁眉苦脸地道,"我们从京师起兵到此,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如果再耽误几天,川中还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