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节 细节与感悟-《跳跃一千年》


    第(2/3)页

    看了好一会儿,工匠们忙碌完走向营内,剩下李坦和几个老匠人落在后面的时候,老罗才和李轩一起上前。

    “世伯……”走到李坦身侧,老罗问道:“那些新人的表现如何?”

    “是三郎啊,你在担心那些新人?”李坦转头看了老罗一眼说道,然后转回头冲自己的老伙计们挥手让他们先去忙碌,脚步停了下来。

    “是的,世伯。那些家伙毕竟是新来的,而且……工坊这边有几千新人!”面对这位睿智的老罗,罗开先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在对待具体的人情世故方面,老罗并不认为自己比得上这位思想差距千年的老人。

    “哈哈,年轻的三郎!”老李坦捻着花白的胡子朗声笑道,“可别小瞧了老夫,不过几千个年轻人,还是被你带着人揍了一顿的,别忘了,工坊里还有一万多工匠,虽然比不上你手下那些年轻后生,却也有一把力气,收拾几个跳蚤还是很容易的。”

    “世伯说的是,倒是我想得偏颇了。”老罗哑然无语,暗叹自己有时还真的忽略了民营的工匠们。那些每天轮锤子摆弄铁砧的家伙确实不能小窥。

    “老夫还没说完呢,三郎,你也别把那些新人看成敌人。”李坦的脸色很是安然,“终究是快到故土了,这些新人们说起来也是故乡人,抗刀卖命的苦命人而已,不是为了吃饱穿暖照顾家里,谁会拿着刀子和人拼命?”

    老李坦这话刚一说完,老罗恍然大悟。

    要不怎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这些老人们或许没有年轻人的魄力,但是多年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多有一双看透世情的眼睛。某些时候,老人们或许只是不经意的提点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自己忽略了的东西。

    老罗眼下就是这样。

    告别准岳丈李坦,丢下假书生李轩,甚至抛下了时刻跟随的一众亲兵,老罗自己一个人在民营的四处开始闲逛,这个过程持续了整个下午。

    营内的妇人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缝制完成最后几件给战士们配备的战袍,忙碌的男人们在各自领队的指引下不停歇的忙碌——收集捆扎沿途必须的杂物,不同年纪的儿童和少年们两三个一伍七八个一群的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琐事,工坊里的工匠们忙碌不停——修缮最后几辆偏厢车、改装最后几件盔甲……新近的新人们多数只是安排做琐事和简单的工活,但是这些家伙甚至比原本的工匠们更加努力,事实上他们并不需要人去敦促……

    这一路,尽管不时有人向路过老罗打招呼问好,但更多的却是太多人根本不用督促的忙碌——他们根本没注意到老罗的身影,没有哪个人会悠闲的偷懒休息……所有这些都是平素待在军营或者帐篷里的他不曾留意的东西。

    傍晚回到军帐的时候,老罗闷在帐篷里自问,自己什么时候变得高高在上了?

    后世的他可是最讨厌什么领导拍脑袋做决策的,因为那些所谓决策多数都是想当然的产物,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的决策却是烂的不能再烂的玩意儿。

    拍拍自己的脑袋,老罗有些庆幸自己的警醒的及时,幸好他这个民政的外行没有对民营那边指手画脚的做什么胡乱的安排,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闹出笑话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