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铁胎建盏-《神级茶人》
第(2/3)页
其上的釉彩与一般所见的釉彩不同,乃是如同银丝般纤细,又仿佛细雨般沿着杯身根根垂落。
不仅仅是外部杯身,就连杯内亦是如此。
这只杯盏似乎也有些年月,杯沿一圈原本的银色早已如同其余部分一样变得有些微微泛红,仔细看去,其内部的一根根银丝亦是隐隐约约闪烁出七彩毫光。
陆雨轻轻的拿起这只杯盏在手中把玩,这是当初在栖霞山后山遇到空和尚和雨花茶之时所得到的杯盏,亦是空和尚真正的师父,那位无名老僧所留下的遗物之一。
而现如今,在这个世界上的恐怕只有一个人能够再次叫出它的名字。
陆雨喃喃的说出两个字:“建盏……”
不错,这只茶盏正是这个世界已然失传的著名茶器,亦是华夏古时“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所烧制的茶盏,建盏!
每一只建盏皆是世上唯一,因为它每一件产品的釉色斑纹、外观机理都是自然形成,各有不同。
其上的纹饰亦是主要分为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等,便如同陆雨此时手中的这只,便是纹饰为“兔毫”的斗笠盏。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而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亦是为建盏特征之一。
其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
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建盏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只不过,在这个世界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仿佛这精美的茶盏并没有出现在华夏的历史上一般……
陆雨记得建盏在古时亦是同样在龙窑之中烧制而出,我现在是否也能将建盏也一并烧制令其重现于世?
但片刻后他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所谓贪多嚼不烂,如今紫砂才刚刚起步,若是再推出建盏,势必会瓜分紫砂即将占据的市场。
而且大龙窑还在发掘,新窑建造尚需时间,同一时间推出太多珍品难免会产生人们的认知混乱。
无论是紫砂压制建盏还是建盏反超紫砂,这些都不是陆雨想要见到的。每一种华夏茶界的瑰宝,都应得到最隆重的礼遇,而不应是金钱市场的捞金工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