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新军远行-《大宋燕王》


    第(2/3)页

    隆重的送行仪式,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新军感动的稀里哗啦,心情沉重。

    “诸位,千山万水,一路珍重!精忠报国,勿忘初心!”陈大人高声向新军道别。

    “出发!”杨丛义一声大喊,翻身上马,催马而行。

    一千两百新军回望一眼怀宁,毅然转身,向东而行。

    故乡已在身后,从军之路艰难,衣锦还乡的是极少数,最终全手全脚回来的也少有,这一千两百人,能有几人回来,没人知道。

    春夏之交,这些年轻的生命离开了故土。

    看着新军大步离开,渐行渐远的背影,陈大人将最后一杯酒洒在地上,敬这养育无数人的土地。

    离开怀宁城后,队伍东行至池州,征调过江船只五十艘,半天时间渡过长江,继续往东向宣州。

    一路上的物资补给,全部由郭青先行一步采购准备,在沿途经过县城休整时进行补充,一路不为物资耽搁行程。

    行军期间,教导团随时调整行军先后顺序,两天或三天调整一次,有时也会一天一调,前军、中军、后军变换频繁,掉队或找不到队伍的兵卒,一次罚俸十钱。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各种行军打仗的基础口令和军规条例。这次招募的都不是笨人,基本的东西都听得懂,学得会,时不时的还能操练起来。

    到明州驻地之后,训练不了多长时间,就得随船出海,行军的这段时间需得好好利用,做一些基础性的训练。要打仗必须有强健的体质,教导团与杨丛义等人商量过后,又决定每天必须要有一个时辰急行军四十里。这项新规一出来,就把新军整的够苦,但他们都不是娇生惯养的人,幸苦两天,后边就习惯了,教导团再时不时的突然来个急行军,新军也能从容应对。

    一个半月后,新军顺利到达临安附近的德清县。

    经过商议,新军在德清县境内休整三天。

    杨丛义把军中之事交给江恺、沈缙等人,他先行一步返回临安。

    从偏远之地回到繁华热闹的临安城,杨丛义无心感悟有多少不同,心无旁骛,径直回到回易督造处。

    回易督造处,跟以前大不一样了,院外有四名卫士值守,杨丛义回去都还受一番盘查周折。

    院内等待的客商,穿金带玉,个个富贵,看那模样,身家无不是在数十万贯以上。汤鷽等人忙的不可开交,正在各个房间跟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商人单独洽谈,签订采购协议,杨丛义根本见不到他们。

    当天通过督造处的联系人,找来了黄大人。

    杨丛义将新军招募情况跟黄大人做了汇报,黄大人自然是大加赞赏。从黄大人口中得知,赵安一个月从禁军中招募了三千多人,半个月前带人前往明州建军,前几天来信,营地已经基本建好,马上就可以开始练军,请求调拨军资军械。杨丛义刚好回来,军资军械等物资管理又是监军职责,这件事自然由他负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