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回援镇江-《大宋燕王》


    第(2/3)页

    “末将遵命!”杨丛义抬手接令。

    回到太平渡军营,深入和州的探子再次送回来消息,敌方幸存船只尽数销毁,完颜亮和随军诸多大臣,在亲军护卫下已经离开和州城。

    营中聚将,召集精武军扬武军诸多将校议事。

    杨丛义先分析完当前对敌形势,告诉大家和州虽然不会再有大战事,但战争远远没有结束,敌军东进,离临安更近的镇江一带将会是战斗更惨烈战场。另外,敌军虽然占据扬州真州,但镇江有刘锜坐镇,江防应当要比太平一带强,即便如此,双方军力差距仍然很是悬殊,如今太平州无事,精武军扬武军在此已无用武之地,要想守卫家园,驱逐敌人,建立功勋,就该即刻赶回镇江,再与敌军力战!

    不久前的那场大胜,众将信心倍增,敌军不擅水战,他们有信心在长江里再一次击败敌军,因此对于杨丛义回援镇江的提议,没有人不赞同。

    但随后有人对回到镇江之后能不能有机会出战,有没有自主性提出疑问。

    当初在瓜洲渡协防,精武军在各路禁军屯驻军眼中算什么,有没有地位,他们一清二楚,固有印象不是一仗就能扭转的,如今再回去,恐怕又要陷入之前那种尴尬境地。

    对于这个问题,杨丛义也是有些忧虑的,但好在虞允文同行。

    在太平渡双方配合还算默契,后勤物资供给和民壮征召都很及时,守住了太平渡,还迫使敌军战役战场,将给虞允文带来无法估量的名望。到了镇江以后,以他军事参谋的身份,肯定会替精武军说上几句话,让他们有一展所长的战场,以此进一步向其他人证明他的能力与眼光。

    对于将校的疑问,杨丛义没有解释太多,只告诉了他们两个消息。

    一是池州都统制李显忠即将到任,太阳落山前就会进入太平城,接任太平州都统制之职,接管太平州防务,整个太平地区的军队都会归他统辖,如果继续留在太平渡,精武军扬武军的地位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很可能会被调离太平渡,驻防到偏远之地去,想建功立业,恐怕难有机会。

    另一个消息是朝廷大员虞允文将他们一起离开太平州,回援镇江府。

    两个消息一放出来,疑虑消失,不论怎么看,回援镇江都比继续留在太平渡要好,当然前提是他们想打仗,想建立功勋!

    思想统一,全军马上着手准备回援镇江之事,各船补充物资,补充清水,就等一声令下,马上撤离。

    当晚,李显忠赶到太平城,面见虞允文。

    第二天上午,杨丛义马洪进城,在虞允文主持下,交割太平州防务,将太平渡和州县兵权交到李显忠手中。

    当天中午,精武军扬武军拔营,分两批,前后相隔半个时辰,离开太平渡,顺江而下,直奔镇江。

    战船沿江而下,一路监视,未见敌军有在半途驻军渡江的意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