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 丹麦海峡(上)-《南明日不落》


    第(2/3)页

    丁铨对着这位出身漠西蒙古小王子的舰队司令,一般是避免使用鞑子这样的字眼的。毕竟鞑靼这个称呼前明都是称呼他们蒙古人的。不少大明境内残存的满洲人和蒙古人,在这么多年下来都会改了真正的汉名,其实不要说他们,就连那些菲律宾人、占城人、爪哇人在归化之后也使用汉名。可噶尔丹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一种特别的执着,采用他的蒙古姓氏、蒙古名字,甚至连后代也是如此。

    坚守自己的民族特征,大明对此是没有任何反对的,噶尔丹本人也恪尽职守。对于作为大明海军军人这一身份,噶尔丹也曾经迷惘过,但如今他已经可以淡然处之。

    “出身于何地,有着何种语言或者文化,带着什么样的血缘都无所谓,只要站在大明旗帜之下,身穿大明的军装,我就是大明的战士,要捍卫大明的尊严和利益。”噶尔丹的心中这样道。

    风雨似乎变得更大了一些,大明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编队也已经接近了斯卡格拉克海峡。

    “报告司令,我编队525舰雷达侦测到目标,对方距离我约45海里。”

    噶尔丹点点头,“保持编队阵型,切入战场,护卫舰注意加强海域内敌潜艇的侦察。”

    “是,司令!”

    丁铨看到了关于敌方舰队的描述,笑了笑:“这恐怕是西清海军几乎全部的家底了。两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五艘重巡洋舰和四艘轻巡洋舰,再加上他们的护卫舰。”

    噶尔丹还是比较担心清军的潜艇会趁着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攻击大明海军的主力舰,毕竟用潜艇偷袭是最实惠经济的手段了,哪怕一换一都是很值得的。

    大雨滂沱,海浪翻涌,水面上的能见度比较低,此时整个大明海军舰队都是拥有豪华的航电设备,在半导体电子工业方面,大明是完全领先于时代的,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对这个东西都没有概念,大明已经直接点完了电子管、晶体管的科技树,现在普及集成电路,并开始摸索砷化镓之类的雷达材料和早期版的相控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