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原罪-《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第(3/3)页

    其实,辽国所实行的政策,是“一国两制”制度。

    不错,的确是一国两制,但不是后世的那个一国两制。

    契丹族的人数毕竟有限,整个辽国境内,汉人依旧是极多的,当初辽太祖为了统治汉人,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

    这一点,从辽国五大京师的布局,便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五大京师的城池,全部都是分南北两城的,北城契丹族,南城大多数便都是汉人。

    这,正是严格执行了一国两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方针。

    甚至包括辽国的律法,也是因俗而治,各地使用的律法都是不同的。

    早期有民族歧视,契丹族经常随意打压汉人,一直到辽圣宗时(公元972-1031年),契丹人也可开使用汉律,这反映出了汉人地位开始逐渐提升。

    事实上的确如此,这一路走来,武大察觉到,虽然总体来说辽国境内汉人的地位,依旧远逊于契丹族,但也不是像传言之中的那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只有一个地方是另外,那就是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与大宋接壤,辽国要随时提防那里的汉人随时都有可能反水,起兵造反,所以对燕云的汉人掌控的极为严格。

    如今,正是因为辽宋开战,那些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兵,路过燕云时,才会大肆屠戮欺辱燕云的汉人百姓。

    由此可见,战争,无休止的战争,永远都是原罪,如若不是战事再起,那些无辜的百姓本不应该受此灾难的。

    武大几人在官道一侧停下来休息时,突然碰到一起厮杀,是汉人与汉人之间正在厮杀,而且观其武功与穿着,以及下手的狠厉,一看就是过惯了刀口上舔血生活的江湖人士。

    这,就有点意思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