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黄五舅妈来提亲了-《穿越之民国明珠》


    第(2/3)页

    “女大三,抱个金砖。”

    黄家小姐们要比周二少爷大上个两三岁。

    张太太把眉毛微微皱了起来,做出思考的样子来:

    “山东人的习俗。和咱们上海差别是极大的。”

    黄五舅妈赶紧拿一个现成的例子反驳:

    “能有多大的差别,六姑太太你,不是也嫁的挺好!”

    这个例子是非常的刚硬的。但是山东的习俗,和上海人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只看见周二少爷住着豪宅。也开着汽车,穿着干净,人模人样,就符合上海人成龙快婿的标准了。

    上海人要考究身家资财,门当户对。

    山东人只要是一身的好筋骨,伸手问天地自然来拿取。吃一些大户。蹭一些大户也就能过了。具体到周家人,周二少爷在上海混了这么多年,脑子转速百里挑一的一个人,名下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日常里的吃用,都只有一句话,走大小姐的账。

    反而是钱主任们,也一个个领着丰厚的薪水,一个两个的带了女朋友,娶了老婆。

    杏子说:

    “周少爷们自然是不会要工钱的,不和大小姐分家是最好的,大小姐就是个金山。这样的家业,可不要给人都坑了去。”

    杏子的学习能力也强,在上海读了几年书,同学们都是上海的淑女小姐,所以思维向上海人靠拢了。

    周少爷们死活跟大小姐一只碗儿里混,就连小桃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小桃子认为,她是大小姐的私产丫头,所以大小姐的一切,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张美溪要远远比杏子想象的还更宽容一些,她笑着考试杏子:

    “秦始皇也家大业大,阿房宫,三百里,最后又都给谁坑了去?”

    小民百姓过日子,可以把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你的我的,分得极其清楚。开饭了,只喊自己家的孩子来吃。大人物兴旺了一项事业,就要懂得分享,养一些人。

    最标准的,就是封建社会的一套,君臣父子,我是你的臣子,就相当于你的儿子,我的一切,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要由你来负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