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家大爷赔笑着说: “大哥为国为民,我们做家人的自然也是跟着光荣的!” 黄大舅舅的书房,摆设的是一套晚清的楠木器,墙上也妆点了些的字画,看那些字画的风骨,也都是有些出处来历的。 张家大爷知道这些都是黄老太爷留下的老本,但是对黄大舅舅还是十分敬重的,他谦恭的坐了下手,聆听黄大舅舅的教诲。 黄大舅舅介绍了一些上海的风景名胜,连带着又说要介绍几个名仕之流的给妹夫认识。张家大爷就接口说: “家中的几个管事,才干粗劣,竟然都能在平安药厂听差,实在是仰仗大哥的面子,另有平安高校长的照顾,如果能拜厄一下高校长是最好的,只是听说,去了东北?” 得道的高僧经常会说,你有一颗什么样的心,看别人也会觉得人家是怎么样的人。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黄大舅舅是个爱钻营的官儿迷,在他的眼睛里,他的六妹夫也是爱钻营的,所以指点着说: “高先生并不好见的,你家中的几个亲信在平安听差,也该详细询问一下,看看平安药厂还能不能有别的门路?” 拜厄平安的高校长,还是寻找别的门路,目的自然都是一样的,就是看着能不能和山东先生说的上话。 黄大舅舅果然是没有把他的六妹夫当做外人,两个人在书房里,仔细认真的推敲琢磨如何勾搭到山东先生,一口气儿就能说上大半天,连茶水都放凉了,也顾不得喝上一口。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