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 两房被接手-《超品奇才》
第(2/3)页
拉投资倒是也可以,也有财团愿意给他们投资,不过同样需要付出股份,那些股东怎么可能看着权力旁落?
而有能力救两房集团的米国企业也不是没有,像是洛克菲勒啊,沃尔顿什么的,他们即使在这段时间有所亏损,但是也不会伤筋动骨,筹集资金的能力还是有的。
但是他们凭什么为这个错误买单?两房集团破产了,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甚至他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赚一笔钱呢。
房地产低迷,虽然会让他们手中的地产物业贬值,但那又如何?他们本身也不是靠着投资这些赚钱的,趁着价格下跌,正好可以抄底啊。
而且经济形势恶化,那么米国肯定会有很多人失业,雇工的薪水就可以降低,这对他们也是有利的。
两房集团就这么变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企业,一年多前,还是风光无限呢,没想到世道变化的这么快,现在已经濒临破产了。
其实按照冯宇他们的分析,两房集团早就该申请破产保护。因为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一些债务可以暂时不用归还,还有一些利息也不会继续增长,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资产重组。
许多企业在破产保护期,经过重组之后,会引起一些企业的兴趣,从而摆脱彻底破产的风险。
两房集团能行这么多债券,也足以证明,他们还是有许多优质资产的。
可惜因为要捂盖子,那时候许多股东选择了隐瞒公司的真实情况,然后大举借债,想要渡过难关。结果难关没度过去,掉进更深的坑里了。
现在的两房集团,白给都没人要。资不抵债,谁接手都亏。
米国住房贷款的违约率还在上升呢,两房集团的坑还会变的更深。
米国政斧一看甩不出去了,只能自己接手。两房集团不能破产,否则米国的经济真就完蛋了,金融市场肯定会崩盘的,跟两房集团有所关联的金融企业太多了,会形成连锁反应。
不过政斧接手,争议性也非常大。因为许多人说,不应该让米国纳税人的钱,去填补企业经营上面的坑。应该让那些股东再拿钱出来,救助这家公司。
持有两房集团股票的外资那么多,很多都是国家投资机构,让他们拿钱出来啊。他们还持有那么多两房集团的债券呢,难道就想看着债券变成废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