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赏赐-《战国修罗传》


    第(2/3)页

    听到穆宗皇帝的话,织田义信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启禀陛下,外臣从小就仰慕天朝文化,所以一直都在自学天朝的一切知识,前些年,外臣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办学校教导优秀的孩子学些天朝文化,并努力在民间普及汉字。只是……在本国之中,懂得天朝文化的人毕竟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还是不理俗世的出家人……”

    顿了顿,织田义信严肃的看着穆宗皇帝说道,“所以,如果陛下想要赏赐外臣,那么不如赏外臣几名教书先生吧!”

    好吧,现在连天朝都说出来了,织田义信这小子有一点估计到日本国的颜面吗?好吧,他完全没有。反正他如今代表的是日本国,又不是织田家,他算是彻底想明白了。

    听到织田义信的话,穆宗皇帝楞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有意思!义信!你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古往今来,你恐怕是第一个向皇帝讨要教书先生作为封赏的!”

    说完,穆宗皇帝笑着看向徐阶道,“徐爱卿,义信想要一些教书先生,不如就从国子监挑选几人如何?”

    国子监这个名称始于隋朝,不过类似的机构其实从西周就已经拥有了,那个时候,称为太学。这个地方说白了,就是国立最高学府。每天,朝廷都会让全国各地选送生员进入国子监就读,与此同时,在明朝永乐年间,更有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到国子监中学习。在永乐二十年的时候,国子监的人数达到了恐怖的99oo多人。

    可以说,这里面随便抓出来一个,都是某个地方的一时俊杰,可在国子监之中,他们就只是普通的监生而已。嗯,就是学生的意思。这里面的人才有多么的恐怖呢?嘛,很简单的一个说明,明朝的读书人想要参加科举的话,就必须先入国子监。也就是说,明朝所有的官员都是国子监出来的。嗯,武官除外。

    闻言,徐阶连忙恭声应道,“陛下英明,不如就让张大人帮忙挑选几人如何?他在国子监有不少好友,相比能够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嗯,那么张爱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穆宗皇帝点了点头说道,随后转头看向织田义信问道,“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要求吗?”好吧,几个国子监的监生,这在穆宗皇帝看来,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封赏。

    确实,国子监培养出无数的明朝大臣,可问题是,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只要想要做官,都必须进入国子监,但明朝的官员位置却只有那么些。没有空位置,这些人永远就只能是监生而已。当然了,个别表现好的,会提到翰林院去修书。

    所以实际上国子监中,2o岁左右成为监生,到了7、8o岁依然还是监生的人可是数不胜数。从这里面挑几个人送给织田义信,那能叫做什么封赏吗?

    闻言,织田义信顿时就无语了,他可不知道国子监的真实情况,只知道国子监是一个很牛逼的地方,里面出过无数的牛人。所以听到穆宗皇帝的这番话,织田义信还真说不出什么来。

    可穆宗皇帝正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他又哪里能现想?无奈,他只能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除了这个,外臣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来了。”

    “哦?”穆宗皇帝闻言,顿时好笑的说道,“这可不行!继续想!今天朕非得赏赐你点什么才行!”好吧,还有强行还给赏赐的?

    无奈,织田义信只得苦思冥想起来,可惜,他却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来。毕竟真正想要的他都已经得到了,其他的,他也不知道再要些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