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你就更得告诉我了,”许三春正色道:“绣庄的事,我要是不知道,等发生了大事后悔也来不及了。” 陈惠犹豫了片刻,在围裙上抹了抹手上的水,道:“三春姐你上旬回了绣学,从第二日起,每天都有保甲府的人在这附近晃悠,还带着水火棍。” 许三春恍然大悟。 这条街并不热闹,一共就没开几家店铺。保甲府的人,往日里一个月才上门一次收税,平日极少过来,更何况还带着打人的水火棍。 这种反常的情况,老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在这条街是不是有什么危险?对官府的人,普通人都是能避则避。 花花绣庄所售卖的,又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绣品,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既然有保甲府的人在街上晃荡,不来了就是,省得招惹来什么麻烦。 许三春冷冷一笑,保甲府!看来,还是因为王丽钗的缘故。 她略想了想,道:“这事我知道了,你别跟哑娘说跟我讲过,一切照旧就是。此外,注意好门户安全。” 想出这样的损招,不问可知是王太太的主意。这里毕竟是南凤镇,又离得绣学那样近。她不敢乱来,便偷偷使出这等阴损招数,目的无非是让花花绣庄生意惨淡,经营不下去。 可惜的是,王太太始终打错了主意。 她弄错了一件事,许三春开这座绣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许三春吃住都在绣学里,一个月的例银几乎不怎么动用,便都拿回家里,来足够她们三人的开支。就是哑娘,她手头的积蓄只兑了一部分,就有一千两银子。 就算花花绣庄一件绣品都卖不出去,也不会影响她们的生活。 这件事,许三春并不打算要去讨个公道。王太太这么做,也必定不能长久。十天半个月可以,一个月两个月也许能行。但是,她能经年累月的让保甲府的人这么做吗? 别的不提,长此以往,保甲府的人总有一天会知道他们原来是在对付许三春。王太太或许不怕,但普通人哪里敢开罪绣学? 所以,置之不理是最好的法子。 至于绣品卖得慢,慢就慢吧,也没所谓。 陈惠应了,道:“三春姐放心,哑娘也是这么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