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看清人心-《佞臣的庶女嫡妻》
第(2/3)页
托月看他一眼,打开他那份策论,提起笔圈出其中四个字,送到应辞面前。
“错字?”
应辞问,托月点点头。
面对这个结果,应辞是有点难接受。
几百字的文章里,居然出现四个错字,他竟浑然没有发现。
应棋一看有门路,马上推开弟弟坐到托月面前,托月翻出他的策论,提笔圈出一个人名。
“什么意思呀?”
应棋不解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托月打开书箱,取出一卷竹简递他面前。
应棋疑惑地接过竹简,看一眼封面《佑君传》,此书正是那个人名的传世之作。
“九妹妹,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出来嘛。”应棋可不想浪费时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再翻阅一遍,会要掉他半条命。
“兄长……”应辞似是发现问题,小声道:“你引用的这句话,虽然是出自《佑君传》,可说这句话的人却是佑君的弟子。兄长,你看这一段便知道。”
应辞打开《佑君传》,找到应棋引用的那句话道:“兄长请看,上面明明写着——佑君弟子孟姓者言。”
看到兄弟二人的反应,应杰和应冽面上充满好奇,尽管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策论的毛病,却没有勇气走到托月面前,他们无法为几天衣的事情作解释。
“兄长……”应昕有些按捺不住,想过去问问却被应昀拉住。
“果然是过目不忘。”应昀盯着托月道,不仅过目不忘,还一眼就发现其中的问题。
这些都是极小的问题,可是一旦认真追究的话,兄弟二人的成绩怕是得降一降,难怪她一直不肯说出见解。
若没有阅读过大量的书籍,并且全都熟记于心里,是不可能一眼发现问题。如果自己能拥有她那样的能力,明年春闱不仅能高中,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九妹妹,你如何能做到过目不忘?”
应昀终于控制不住,大步走过去向托月请教,就算不能过目不忘,最少也能做到熟记于心里。
托月没想应昀会向自己请教,愣一下提笔写下一句话——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很明显是在说:把精神集中一件事情就能专心,专心就会有所成就。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集中精神读书,就能记住书中内容。
应昀愣一下朝托月拱手致谢,托月不以为然地笑笑,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要做到太难。
察觉心思都被看穿,应昀尴尬地笑笑,回去悄悄对应昕道:“昕弟,你最好不要过去请教,兄长觉得她是知道你那篇策论的出处,别过去自讨没处。”
“怎么可能?”
应昕一脸惊讶,随之低头不语。
休息时间结束,大家继续听学,只是气氛与上半节课完全不同。
终于熬到下堂时间,周先生一宣布放学,托月不等阿弥上衣就先自己收拾,以最快速度走出沁园。
“九妹妹,何苦呢?”
在学堂内一直没有出声,存在感几乎为零的应轶也忍不住问。
托月瞟他一眼道:“四哥哥,最近一直没很低调,低调得都快让人忘记你的存在。”
应轶略得意笑道:“是比九妹妹幸运一点,最少四哥哥想低调就能低调,九妹妹千方百计想低调,却总是被人强行高调,何不索性一直高调。”
“过慧易夭。”
托月无奈道:“妹妹想活得长久一些。”
应轶冷笑一声道:“做人太蠢不行,太慧不行,真是难为你。”
这些日子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托月遇险的事情多少知道些,明白她处境十分艰难。
“妹妹先行一步。”
阿弥背着书箱出来,托月便直接中止谈话。
望着托月渐渐走远的孤单的背影,应轶忽然生出一丝丝同情。
大家平时都围着她转,有说有笑的,可是她真正有难时,却没有一个人会为她遮风挡雨。
重阳节那天的事情,他也收到一些风声。
应冽平时跟她最是要好的,想不到最后引她入险境的也是他。
偌大的应府内,竟然有一人真心对待她,可想而知她内心是多么无助,难怪她宁可被罚也不肯多言一句。
“九姑娘,请走一趟书房。”
回到成碧馆,托月刚更衣出来,还没来得及用膳。
应老爷身边的人,就过来通知她马上走一趟书房。
托月迟疑一下,无奈走出成碧馆。
应府书房。
抬头仰望上面的牌匾。
托月第一次觉得,迈进那个门口是如此的艰难。
说是让她来书房,却让她在门口外面足足站了两刻钟,或许还会站更长的时间。
托月吸一下鼻子,后悔出来时没有披披风,书房门口的风挺大的,只能说幸好没忘记带帕子,不然只能用衣袖擦。
长时间站立脚会痛会麻,托月早就有一套应对之法,专心回想一本书的内容,或者是认真考虑一件事情,会让人渐渐忘记疼痛、疲劳、难过。
忽然身子一暖,一袭夹棉的披风披在身上。
托月回过头,看到阿弥担忧面容,惊讶得小声道:“你怎么来了,还带着书箱。”
阿弥挤出一抹笑容道:“奴婢是看听学的时辰快到了,怕姑娘误上学的时辰,就收拾好东西到过来找姑娘。”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托月心里有数,父亲不会放轻易放过自己,他要她记住教训。
阿弥想留下来却被托月一个手势阻止,只得提着书箱往回走,不时担忧地回头看一眼。
听着阿弥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托月暗暗松一口气,幸好阿弥肯乖乖听话离开,不然不知道要陪她站到什么时候。
慢慢适应披风带来的舒适感,开始继续思考之前问题,托月正通过现有的记忆,以及偶尔零星闪现的画面,再加上最早的记忆,一点点推演哪些记忆是真的,哪些记忆存在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