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应轶悄悄看一眼托月,毕竟李云湄就坐在她身边,一看才发现自已的担忧是多余的。 托月姿势、表情不变,甚至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仿佛是死了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别说眼泪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楚月咬着唇努力不让自已惊叫出声音,不停发抖的身体却出卖她内心的恐惧,忽然看到不远处那道,平静如坐禅老僧般的身影,不服输地握紧双手不让自已颤抖。 皇后娘娘揉着眉心道:“九姑娘,弹一曲《安魂》,超度殿上的亡魂,也让大家定定神吧。” 托月起身行过礼表示领旨,墨染尘已经把琴送到她面前,摆放好才回到自已的坐席上,托月起身客气地还过礼后,两手轻轻落在琴弦上,纤纤玉指拔动琴弦。 祥和如万佛禅唱似的琴声,在大殿上缓缓响起,徐徐飘进众人的心里,就像一股清泉从心头上流过。 把灵台上的尘垢冲洗得干净,连同方才的恐怖画面也从记忆里面冲走,闭上眼睛平静地接受梵音禅唱的净化洗礼,托月停下良久后,众人才缓缓回过神,再看眼前的一切仿佛已经不同。 “九姑娘的琴越发精进。” 皇后娘娘面带笑容称赞,回头对宫女道:“前些日子得了几卷古琴谱,就赏给九姑娘吧。” 托月出席恭恭敬敬行大礼谢恩,接过宫女递过来的书匣子归席,脸上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却惹来不少女子的眼红,当然也有很多人投去佩服的目光。 能代表景国参加五国论道的女子,果然非寻常女子能及,不少年轻公子生出与墨染尘争一争的心思。 墨染尘看在眼内却不说话,而御宴一如既往的,不会因为任何人而终止,而托月一直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直到结束都在出神、发呆、发愣。 御宴一结束,应轶也不跟人道别,就带着托月匆匆离开紫云台。 兄妹俩并没有回府,而是直奔皇城南边的码头,托月要同大夫人一起走路南下,出于安全考虑只能坐周府的船走。 几天后。 应轶忙完公务,准备悄悄溜走。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徐还舟等在外面,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徐还舟笑眯眯道:“应轶兄,你我共事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起喝过酒,今天我作东请你喝一杯。” 应轶这几天能用的借口都用了,硬着头皮走上马车,掀开帘子看到坐在里面的人时,马上想溜却被徐还舟从后一掌推进马车里面。 “六公子,好久不见。” 硬着头皮打一声招呼,墨染尘打趣道:“应轶兄贵人事多,想跟你喝一回酒真不容易。” 应轶呵呵地干笑两声,就听到墨染尘问:“几天不见九妹妹,染尘很是想念,不知她这几天过得好不好,是不是已经开口跟人说话。” “还是老样子,不说话不理人。” 应轶自然不会说托月早离开皇城,只得现编几句话蒙骗过关。 墨染尘想了想道:“就本公子在御宴上的表情,令尊应大人那边是什么态度,就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应轶不自然地干笑,顶着发麻的头皮道:“父亲说六公子赤子之心,若九妹妹自已愿意,他是不会反对。” 闻言,墨染尘眼里闪出一丝笑意道:“最近应大人看起来心情不错,府上是不是有喜事?” “我二嫂快生了……” 应轶刚说一半,马上打了一下自已的嘴巴。 墨染尘唇边有一丝笑意,拍拍应轶的肩膀道:“谢谢应轶兄提醒,定海城的确适合调理心情。” 不过……应轶盯着墨染尘一脸疑惑道:“墨六公子,你是如何知道我九妹妹出远门,此事除了我们府上的人,从不曾对任何人提起过。” 墨染尘神秘地一笑道:“这个嘛……本公子得保密。” 其实今天早朝结束后,有人在出宫的路上开玩笑似的,向应老爷为自已的儿子提亲,就忍不住偷听一耳朵。 应老爷却十分认真地拒绝道:“实在抱歉,小女子最近离京调养身体,暂时不提婚嫁之事,一切等小女子养好身体再说。”一句话就勾起墨染尘限心思。 结果还真不是他多心,托月真的已经离开皇城,于是便故意让徐还舟帮他堵住应轶审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