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又见皇城-《佞臣的庶女嫡妻》


    第(2/3)页

    托月恭恭敬敬地见过礼,相比应予的温和她更畏惧应熙。

    应熙还过礼,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托月道:“九妹妹一路辛苦了,父亲让兄长接你回府。”

    回头对冰儿道:“你让人搬姑娘的东西下船,教他们仔细一些,莫要落什么东西,让不相干的人检了去,以后有事情说不清楚。”

    “奴婢遵命。”

    托月随着应熙,头也不回地下船,却能感觉灼热的目光。

    应熙带走托月后,墨衡宇上来道:“皇上早朝时下旨,让你先回府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随父入宫觐见。”

    待船上其人都离开后,墨衡宇马上小声道:“殿下在府上等你,他和父亲的意思关于不老岛上的情况,还得坐下来认真地研究研究以免日后露出马脚。”

    墨染尘不假思索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把应大人、九姑娘请过来,一起坐下来商量。”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实话实说,知道不老岛情况的不止我们。”

    墨衡宇纵然不同意也无法反驳,眼下不老岛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要相互一对比就会发现问题。

    “你是对的。”

    拍拍弟弟的肩膀,让人收拾东西赶紧回府。

    墨染尘没有表情,其实他心里有疑,他也在不老岛上,为什么那些人只针对托月。

    这个问题……是他跟她见面要商讨的内容,墨染尘眼底下有一丝笑意,骑上纯黑骏马走在车队前,当着天下人的面把水晶棺运进皇宫里面。

    回府后,托月以为父亲会马上见她,没想到却是让她好好休息。

    翌日也没听说,皇上召她入宫问话,第二、第三天仍是如此,好像不老岛的事情完全跟她无关。

    “良玉,最近城中有什么事情?”

    到了第五天,托月终于忍不住问,自已好像是完全被隔绝。

    良玉把两卷书送到她面前,笑道:“青云山后面枫叶红了,姑娘若是无聊不如出门走走。”

    托月马上摇摇头:“满天下都知道我得了长生之术,外头就没有什么人议论,没想人想跟我要长生之术,或者向我打听别的事情吗?”

    “没有。”

    良玉十分肯定地回答。

    托月愣愣道:“不应该啊,长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结果换来良玉嘿嘿两声讥笑,托月马上不悦道:“你嘿嘿笑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有说错吗?”

    “姑娘没有说错,只是长生之术谁亲眼见过。”良玉淡淡驳道:“这里是皇城,天子脚下,就算是升斗小民也比江湖莽汉有见识,岂会相信什么长生之术这种无稽之谈。”

    托月眯起眼睛,幽幽问:“是谁说江湖中人没见识。”

    良玉一听这语气才发现自已说错话,赶紧递过一个食盒道:“墨六公子让给姑娘带的东西。”

    托月冷哼一声接过食盒,打开第一层是几样福家楼的点心,下面一层是润含楼的炖汤,良玉小声道:“姑娘要有东西送六公子,奴婢可以代为转赠。”

    “他跟你说了什么?”托月觉得事情不对劲,怎么觉得良玉知道点什么似的。

    “六公子给奴婢看了一束发丝,就是姑娘送的。”良玉看到头发时很震惊,托月用的东西都是定制的,上面的香味天下间不会有第二个姑娘用。

    托月马上解释道:“我没送他,是他擅自取的。”

    良玉却一脸什么知道的表情道:“那得是多近的距离,还得是孤男寡女的情况。”

    “随你想吧。”

    托月懒得辩解,有些事情越解释越黑。

    把炖盅取出来,慢慢品尝美味的汤水,连眼角都不瞟良玉一眼。

    良玉早就司空见惯了,笑道:“不过倒有一个消息,可能跟姑娘有关系,闻说陛下要把贡院改成国学院。”

    国学院?

    托月讶然道:“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良玉坐下道:“性质跟贡院差不多,只不过招收门生有所改变,是集景国最优秀的人才,以及各世家公子小姐。”

    从良玉的字里行间,托月已经脑补出一堆莺莺燕燕,在男门生面前卖弄风骚、争芳斗艳的画面,顿时十分排斥。

    “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用去读书。”

    “老院君告老还乡,新院君是周先生,您是他的得意门生。”

    “胡说八道,周先生还在炎山看桂花,吃桂花糖,哪有时间当什么国学院院君。”

    “奴婢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不要……”

    “不要什么?”

    托月大叫一声,外面就传威严的声音。

    应老爷推门进来,托月马上起身问好:“爹爹怎么有空过来看女儿。”

    除了回来当天请安时见过面,应老爷还是第一次来看托月,果然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托月赶紧奉上一盏茶汤。

    “皇上数月之前下旨成立国学院,周先生出任院君一职。”应老爷看着女儿警惕的表情道:“作为他的得意门生,你是不是应该贡献点什么。”

    “缺钱还是缺书,女儿愿意无条件提供。”

    比起去听学,托月宁可花钱买安静,现在她就想像现在这样,天天窝在家里不想动。

    应老爷淡淡道:“不要跟我打马虎眼,你知道爹指的不是这个,堂堂国学院还不缺那点钱,贡献点力量就行。”

    “爹爹,您饶了女儿吧。”

    托月无论如何都不想去听学,去了就纯属是自找麻烦。

    应老爷知道女儿的心思,安慰道:“并非是要你去听学,是协助周先生教学,你相当于半个先生。”

    “国学院招男学生就好,干嘛还要招女学生,浪费资源。”托月十分不满地吐槽,那些小姐姑娘哪里是去听学的,目的不过是镀层金,以便定门好亲事、找个好夫婿。

    应老爷叹气道:“这也是皇上的意思,难道你要抗旨不遵。”

    皇上点名要她去协助,托月再不乐间也不能拒绝,想着以后又要面对是是非非,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

    看到女儿这样,应老爷也很无奈,淡淡道:“今时不同往日,你爹好歹是六部尚书之一,你几位兄长官职都不低,再不济还有个墨染尘给你撑腰,你在皇城横着走都没人敢说什么,不服气的就跟你打过。”

    “知道了。”

    托月很无奈答应。

    应老爷笑道:“周先生明天过来,你先听听他的想法。”

    第二天朝会结束不久,托月被叫到书房,除了应老爷和周先生,四公子应轶也在场。

    周先生说了很多后,看到托月一直淡淡的,无奈道:“九姑娘,不高兴归不高兴,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学生知道。”托月取出三卷布轴,分别送到三人面前。

    “是什么?”

    周先生没有马上看而是问。

    托月淡淡道:“三百条院规,以及托月眼下能想到,国学院的入学、进级制度。”

    在场三个位男性相视一眼,应轶忍不住大声道:“九妹妹,三百院规,你这是要把人给逼疯啊。”

    面对质疑,托月淡淡道:“三百条院规只是暂时的,以后还会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增加,所有进国学院的门生都得熟读院规,并且考核,通过者才能成为国学院的正式门生。”

    “九妹妹……”

    “你们先看嘛,看完以后再提意见。”

    托月打断应轶的话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学院也得有国学院的规矩。”

    周先生和应老爷相视一笑,打开卷轴细细看上面的内容,才看了几行字便忍不住点头,越往下看越觉得有意思。

    应轶看了一会儿道:“九妹妹,为何所有人入学前,还得先进行一番考核。”

    托月淡淡道:“四哥哥,国学院汇聚的可是景国顶尖的人才,顶尖人才也得有个统一标准,不然哪天拉出去一比,结果却是一个大笑话,丢的可是整个国学院,乃致景国的颜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