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亲爱精诚-《一个人的甲午》


    第(3/3)页

    面对着皇上的威严,江毅成心里本就有些胆怯,此时他就算反应再快再聪明,也是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一旁的陈卓见此情况,是又好气又好笑。一脚就踢了过去,嘴里说道,“滚,回去向李大鹏认个错,拿出你排长的样子出来,他哪一天病好了,你哪一天再给我滚回来训练。”

    ………

    入夜,杜怀川家中,陈卓、吴绍基、杜怀川三人,早早的便侯着光绪的驾临了。掌灯时分,光绪带着侍卫景铭悄然驾临。

    原本一直跟在光绪身边的太监小德子,因为上次被打发到了浣洗局去了,一直没有找到合用的人选,光绪便只带着景铭出了宫来。

    杜怀川早就在家中做了精心的准备,把闲杂人等都打发到了后院,只留下月儿一个人侍候在旁。他在光绪身边呆久了,算是最了解光绪心思的人,知道皇上不喜欢一些虚礼和讲究,所以很平静的坐在下首,等着光绪发话。

    而吴绍基和陈卓却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看着皇上就坐在自己上首,心里都微微有些紧张,担心君前失仪。

    光绪看了众人一眼,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都不必拘礼,这些日子你们都是尽心办差,也累的够呛。看着新建陆军学校从无到有,一天天的焕然一新,朕心里也是无比的开心和欣慰,朕没有用错你们啊。今日就借杜怀川的酒,敬三位一杯。”说罢,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微笑着望着面前的三人。

    陈卓等人都是急忙站起身来,身体微微一躬,双手端着酒杯也是一饮而尽。

    “都坐吧,”光绪将手微微一扬,淡然说道,“朕今日仔细看了一下,新建陆军学校已经基本就绪,估计再有十来天就可以正式开学了。但是要办好陆军学校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知道你们对新建陆军学校的将来可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啊?”

    陈卓闻言,略一思忖便想站起身来回话,却又被光绪手微微虚按,硬生生坐回到位子上,有些忐忑的说道,“今日皇上对微臣所说的那几点,微臣反复琢磨,确实是鞭辟入里。直指我大清军队弊病的根本。但是臣还是有些想法,要从骨子里去塑造一支军队的魂魄,仅仅靠陆军学校恐怕难以做到,真正的军队只有在战场上经历磨砺,才能有脱胎换骨的表现。而眼下,陆军学校最缺的就是懂军事的洋教官……”

    光绪听完陈卓的话,不禁笑了起来。“你能想到这一层,可见是很用了心思的。洋教官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德国公使已经举荐了曾在天津任军事教官,并兼充李鸿章副官的德国陆军大尉汉纳根担任陆军学校的教官,另外,林启兆在上海也物色了一个德**官,听林启兆说很有本事,是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不日就将到达京城。只是这个家伙很傲气,能不能就任陆军学校的教官,还要看你这个总办大人的本事了。”

    陈卓闻言,原本忧心忡忡的神情顿时舒展开来,眉宇间英气一现,朗声说道,“皇上放心,只要这两个人真有本事,微臣必定想方设法留住他们。”

    “要留住他们,不仅要有优厚的条件,还要有能够打动别人的东西。要是别人觉得陆军学校的学员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恐怕再怎么用力也是枉然啊。”光绪颇有深意的看着陈卓说道。

    “我明白皇上的意思,回去后立即抓紧训练,要让他们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军校和士气高涨纪律严明的学员队伍。”陈卓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