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朝廷里面的那些人敢断老子地后路,老子就先把他们的后路断了,此电一发,天下皆知,就算是彻底把朝廷那帮人架在火上烤了,以此时举国上下群情激奋,谁要是敢公然站出来反对,恐怕先就得掂量一下祖宗十八代会不会被骂了。 “皇上放心,微臣即刻去办……”听了光绪地话,林启兆不再迟疑,目光坚毅的点了点头。 “朕还有一件事情让你去办。”光绪忽然间想到了前不久刘一坤送上来地那个条陈,对林启兆说道,“有一个叫康有为的举子给朕上了一份条陈,朕看过了,里面有些想法和朕的意思也是一样的。朕让刘一坤把他留在了山海关,你这次回去的时候把他带到上海,就说是朕的意思,让他接手上海的那份《时务报》,多写点文章,激发一下天下的士气……朕在这里浴血奋战,后方也需要有人呐喊助威以壮声势,与日本人的这一战,不单单只是前方的用兵,打的也是天下的民心士气,这一点尤为重要。” 停顿了一下,光绪又说道,“还有一点,你务必要告诉康有为,就说朕看过了他的条陈,但是变法的事情让他暂时不要提,这件事情太敏感了,此时正是凝聚天下人心的时候,横生波折会乱了大局。先打完这一战再说吧,朕若不死,将来会给他觐见朕的机会的……嗯,对了,康有为还有一个学生叫梁启超,此人就在康有为身边,你务必也把此人带去上海。” 听到光绪提起办报的事情,林启兆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指着身后不远处一直静静站立的一个洋人说道,“这个人叫怀特,是《纽约时报》在远东的记者。这一次非要跟着微臣来这里,说是要守在前线,看皇上怎么指挥这场仗。” 哦,光绪此时也是有些吃惊,看着远处那个洋人正微笑着望着自己,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过来吧,朕见见他。” 这已经不是怀特第一次见到光绪了,此前他曾经在《纽约时报》上发了不少关于大清这位皇帝的文章,对由这位皇帝领导这个国家颇为期待,可是中日一开战,大清节节败退,他此前的那些文章似乎也变成了笑柄,背地里,连各国公使馆里的洋人们也嘲笑他过于理想化了,认为他对大清整个国家完全不了解。 正在满心郁闷沮丧的时候,忽然传来光绪亲征田庄台,誓与日军血战到底的消息后,正在上海的怀特忽然间身心一振,终于发现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大清的这位皇帝绝对不是像大清的那些官员们那般无能。怀特当即拖美国洋行的朋友,千方百计的找上了林启兆这条路子,软磨硬泡跟着林启兆来到了田庄台。 “听说你非要到田庄台来见朕,不知道是为何啊?”光绪微笑着望着眼前的这个怀特。 怀特微微鞠躬,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从皇帝陛下开办京师大学堂开始,我就一直在写关于皇帝陛下的文章,这一次听说皇帝陛下亲自到田庄台指挥作战,我希望皇帝陛下能给我一个机会,跟在皇帝陛下身边,我要把这场战争中皇帝身边发生的一切,真实的告诉全世界……” 着,怀特从身边的皮箱中拿出一大叠稿子,恭恭敬敬的递给光绪“这些文章是我以前发表在《纽约时报》上面的,我已经请人翻译成了中文,请皇帝陛下过目。” 从京师大学堂就开始关注朕了?光绪真的是有些吃惊了,轻轻翻看了几页,忽然问道,“这一战天下皆知,朕已决心与田庄台共存亡,万一战事失利,你跟在朕身边就不怕死?” 怀特有些窘迫的笑了笑,犹豫了一下,忽然静静说道,“我只会为我的国家去死,如果皇帝陛下真的战死在这里,我会忠实的记录下一切,让全世界都看到,大清的皇帝是如何捍卫他的国家的……” 光绪默默的看了怀特片刻,点了点头,“你的态度是诚恳的,没有欺朕,朕会下一道手谕,田庄台一线各处你可以随意走动,除了作战指挥的时候,你都可以呆在朕的身边,朕会为你提供一切便利,让你可以随时把你看到听到的都发回去。” 怀特顿时喜出望外,敢准备鞠躬致谢,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闷雷般的炮声。 “皇上……”远处,袁世凯和段祺瑞等人匆匆的跑了过来,“皇上,日军开始对牛庄进攻了……” 慌什么慌,没看到有新闻媒体的朋友在一边吗?光绪狠狠的瞪了袁世凯等人一眼。 “立刻随朕回作战指挥部,电令辽河一线各部,做好战斗准备,这一战开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