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修身与摄心-《九郎资料集》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修.身.与.摄.心. 4

    作者:释畅怀 法… 文章来源:释畅怀 法师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2006-7-1

    静坐虽有三种姿态,用心和旨趣,则各有所不同。一般人学习打坐,绝大多数是为保健,却病延年;儒家以修心

    养性为其目标;道家运气炼丹,以求飞升;佛教则以明心见性,成佛度生为终极。广述虽有千差万别,总括言之

    ,不出修身与修心。上述前三者以修身为原则,后一种则纯粹是属于修心。

    佛经有说:大凡世间一切有所作为之法,既落于形迹,便不免有生有灭。身体既由父母所生,当然也是有为

    之法,既是有所作为,不论将它修得如何坚固,就是仙家修得寿千万岁,也不过后死而已。

    黄龙禅师曾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吾人之身虽由少至壮,由壮至老,由老至死,但心灵从不随

    生死而转移。不仅今生未曾改变,即父母未生之前,及生命结束之后,心灵依旧湛然不动,可谓亘古不变,永久

    常恒,佛经称此为:常住真心。世人若能回光返照,明其心、见其性,则可臻至不生不灭之境地。

    关于修身的方法也有多途,于此简略介绍数种如下:

    假使有人能独居静室,将万缘放下,无思无虑,悬心如虚空,调和气息,安稳身心,由于心平气和,肌肉松

    弛,肺量扩大,血液畅通,如此安坐,可以导致身体健康,无病延年。或平息妄念,专心想着自己在打坐,不

    令其心向外奔驰,一意贯注全身。或将心系缘一处,安守一境,日久也可见功。或坐时用气脉上下前后循环不息

    ,吸气时气由丹田盘旋而上,直通大脑,呼气时气由大脑盘旋而下,再归丹田,如此往复不停,可使全身舒畅,

    身体康强,但未经人指导,则此方法不可随便运用。或运用增长呼吸方法,可以导致保健的作用,如道家所用的

    服气法,养精安神,宁静思想,能增长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

    中国人的静坐方法,分有两派。

    一、无为派。不作任何冥想,专注一事,端身正坐。

    二、有为派。意念系缘一境。此派又分三种方法。

    甲、默念法。不必出声,心想默念。思想宁静,心情舒畅,气血流通,精神愉快,飘飘若仙,如入云中,身

    轻若海绵,如腾云驾雾。如果血压低,念血压升高,若血压高,念血压降低等词句。若念与观想一起并用,功效

    益见迅速。然不可超过七个字,字多易生杂念。若是佛教徒,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均可,因没有超过七个字。

    乙、意念专守外境。用心去想身外之物。例如百花齐放,海洋无边,晴空万里,中夜星辰,青松柏树,宇

    宙一体。或注意目前一卧牛之地。俗语有说:笑一笑就少一少,恼一恼就老一老。若人经常想开心事,就会

    健康长寿。

    丙、意念系缘内境,专心注意内身,有八种方法。

    丙一、百会穴(头顶中间)。道家所谓:双眼遥思运顶门。密宗有灌顶法,顶门若开,阳神由此而

    出,可以成圣成贤。佛经说:圣顶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故有静坐之人,专守顶

    门。

    丙二、祖窍穴(两眉中间)。《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说:释迦佛从眉间放出白毫相光,�照东方百八

    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由此可知,眉间也是重要穴道。

    丙三、中宫(两乳中间)。此处乃为人之中心点,常守亦可打通奇经八脉。普通人只通十二脉,奇经八

    脉非静坐不能通。奇经八脉即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冲脉、任脉、督脉、带脉。八脉中更以督脉,任脉为重

    要。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若通督脉任脉,名为小周天。并通其它六脉,则名大

    周天。

    丙四、肚脐。人之有生,脐在最先。脐带系于胎根,外通母腹。在母胎时,全靠脐带吸取元素而生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