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六妙法门-《九郎资料集》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六.妙.法.门

    天台宗之六妙法门属于不定止观。法门所以通称为妙,是说若人依此法门去修,不仅能超出三界轮回,

    更可证得一切种智(即是成佛)。

    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来,便会立刻死亡,可见呼吸对生存是如何重要了。六妙门的修持方法,

    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且分为六个阶段: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一、数

    数息吐出名呼,入内名吸,一呼一吸成为一息。首从第一息数起,当出息则数一,再出息竟则数二,乃至第

    十息毕,再回头从第一息数起,如是终而复始。

    若未数至第十,其心于中忽想他事,忘记数目,则应停止再数,应当回头更从第一数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乱

    ,各自分明,如是乃为正当的数法。又数第一息时,不可数第二,如数第一息未竟,随即数第二息,名为将一数

    二。也不可将二数一,如息已经入于第二,始数第一,此二者均为有过。应该在一数一,在二数二。又不满十数

    者,则为减数,若过十数者,则为增数,总之增减之数,皆非得定之道。又应知数入息时.则不数出息,数出息

    时,则不数入息。如果出入俱数,则会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叶,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

    是故数单,不可数双。

    由于心息二者,相依为命,故有心则有息,无心则无息。又随心而有差别,心粗则息粗而短,心细则息细而

    长。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

    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息为粗,此时可舍数息,当一心修随息。

    二、随

    修随息前,首应舍掉前面数法。

    息入竟时,不可数一;息出竟时,不可数二。其心时时随息出入,息也时时随于心,二者如影随形,不相舍

    离。当息入时,从鼻、口经咽喉、胸、心至脐部,意要随逐。当息出时,从脐、心、胸、咽喉至口、鼻,其心也

    要跟着,决不放松一步。

    如此随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静,息也愈微,此刻忽觉出入息与寻常不同。由于我们平时心粗,不能觉察到息

    之有异,而今心已入精微,便知息之长短、粗细、温寒、有无,更能感觉到呼吸从�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

    如鱼网,风行无阻。这时身轻柔�,心也怡然凝静,到了这个时候,对随息也心生厌倦,改而专心修止。

    三、止

    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于定法持心,自能任运令心不散。

    前面修习数、随二门,虽能令粗念宁静,但细念仍旧波动。止则不然,能令心闲,不需谋诸事务。平时吾人

    之心,一向追逐外境,从未有停止过,如今要将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动,如以锁系猿猴,牠自然不能乱跳;修止

    也是如此,如能将心念系在一处,也就不会胡思乱想。

    究竟将心系于何处呢?其一、可以止心于自身的鼻端上,两目一直注视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专心系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