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六妙法门-《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肚脐,丹田之间均可。其三、或止心于出入息上,息出时知其出,息入时知其入,如守门人,站在门侧,虽身未
动,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动自能停止。
理论虽是如此,但初学的人,功夫未能用至于此,实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恒心,以数、随的方法,试用三
五个月,功夫成熟了,届时不仅能知何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应。静坐一两小时,身心不动,轻安愉快,非世
间五欲可比。如若不实地去修习,光是谈论定境,等于说食数宝,实在于己无益。
前面所说是系心法,目的在于将诸妄念制于一处,令心不驰散,但这仍是一种很粗浅的功夫,实际上既有所
着之处,必有能缘之心,因此,将诸妄念制伏之后,便要弃止修观。
四、观
我人平时两目终日注视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当静坐时,两目合闭,以心眼向内看,观察微细息
出息入,如空中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往,息既无所有,人生又从何得,以有气息,始有人生,今观身中之皮肉
筋骨等,皆是虚妄不实,再观内六根对外六尘,于其中所领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乐,由于六尘境界,全是生
灭法,经常有破坏,一旦境过情迁,则苦恼心油然而生。再观平时所用之心识,也是生灭无常,剎那不住,一时
想东,一时想西,犹如行客,投寄旅亭,暂住便去,若是主人,便会常住不动,而众生迷而不知,认客为主,迷
妄为真,因此,有生死轮回,受种种痛苦。
再观法无我,诸法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地大种性坚,能支持万物;水大种性湿,能
收摄万物;火大种性暖,能调熟万物;风大种性动,能生长万物,此四者周�于一切色法,所以称它为大,又能
造作一切色法,故名为种。
吾人于出生前,全由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靠母体的四大种,来维持自己生命。一旦出生后,便靠自己呼吸
以取氧气,由自己消化以摄取营养,此则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种,来长养自已的内四大种。如进食谷米菜蔬,经肠
胃消化后,则变为皮肉筋骨等。如饮进汤水,则化为涕唾脓血等。假虚空之温暖,可使身体不冷不热。依空气之
流畅,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常人妄认四大以为我,共实,假如发毛爪齿是我,则榖米菜蔬便为我;若涎沫痰泪
是我,则河流海水便为我;若周身暖热是我,则太虚温暖应该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则空气流动便是我。唯事
实不然,外四大种既然非我,内四大种又何曾有我?因为人生由外四大种,转为内四大种,人死由内四大种,变
为外四大种,其实内四大种和外四大种,并无差别,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无情。有情与无情,又有
何异?内四大与外四大,既然均皆无我,我又处于何方,故观诸法无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种观行,便可破除四种颠倒。一、人生原是幻化无常,众生执以为常。二、人生都要承受生
老病死种种痛苦,众生以苦为乐。三、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众生妄认假身以为真我。四、人生九孔常流不净,
众生以为清净。上述四种颠倒,实乃众生生死的泉源。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
修观虽比修止为高深,但与修还比较,则仍属浮浅,因而当修观相应之后,应更进一步去修还。
五、还
前修观时,见入息觉其无所由来,观出息也察其无所往,具见因缘和合方有,因缘别离则无。因有能观的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