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四空处定-《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若于定中,心缘于识,过去、现在、末来,悉皆无量无边,而心缘无边,缘多必散,而能坏定。其次前缘空
处入定,名为外定,而今缘识入定,名为内定,无论依内依外皆非寂静。若依内心,以心缘心入定,此定依从三
世心生,并非真实。缘识心散,反能破定。
三、无所有处定
唯有无心识处,心无所依,方名安稳。因此要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无所有者,即非空非识,无为法尘,
无有分别,如是知已,静息其心,而念无所有法,是时识定便谢,此时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一切内外境界
,唯寂然安稳,心无动摇。得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其它诸法?以色空识三者,均无
所有,故名无所有处定,由于不起分别,所以亦名无想定。
行者修至于此,可谓进入腹心之地,但仍不应以此为足,需更深一层修非有想非无想定。
由于前修无想定中,仍有过患,一切皆不可得,如痴如醉,如眠如睡,无明覆蔽,无所觉知,以是不可爱乐
此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定
谛观前定受想行识之四阴,虽比**细微,但也不免无常苦空等法,因此要舍前无所有定,而观非有非无,
我今此心,过去、现在、未来求之皆不可得,既无形相,亦无处所,当知非有,若果真无,谁知其无?无不自知
,由此可见,言有言无,皆是戏论,故观非有非无。如是观时,不见有无想定,前修无所有处定,便即谢灭,进
而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怡然清净,如湼盘相,是定微
妙,于世间禅,无过其上。
外道进入此域,谓是中道,实相湼盘,常乐我净,遂爱着此法,更不前进。又入此定,不见有无,但觉有能
知非有非无之心,故即计此心,为是真神不灭。若佛弟子。知是受想行识之四阴和合,而有此定,是虚诳不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