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四**定-《九郎资料集》
第(3/3)页
喜根相应,乐根不相应,而乐依于喜,喜尚且不�,何况于乐乎。今三禅之乐从内发,以乐为主,内无喜动,念
慧因缘,令乐增长。
三禅有二时乐。一、快乐乐。乐定初乐,未能�身。二、受乐乐。乐既增长,�身受乐。譬如石中之泉,从
内涌出,盈流于外,�满沟渠。三禅之乐,正是如此。
三禅有五支功德。一、舍喜心不悔,并离前三种过失。二、既得三禅之乐,仍念用前三法守护,令乐增长。
三、善用三法离前三过。四、快乐,乐�身受。五、受乐心息,一心寂定。
四禅名为舍念清净地。
此定发时,体无苦乐,与微妙舍受俱发,乐受暂灭。欲得四禅,当应深见三禅过患,初欲得乐,一心勤求,
大为辛苦;既得复要守护爱着,是亦为苦;一旦失坏,益加受苦。因见三禅之乐,有大苦恼,应当一心厌离,求
四禅不动定。时于三禅边地,当修六行观法,仍用三法遣除。一、不着。二、呵责。三、穷检。行此三法,三禅
之乐便谢。
行者精进不止,心无动散,于后忽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寂
静,此时心如明镜不动,亦如静水无波,绝诸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是名世间真实禅定。于此禅中,若欲
转缘,学一切事,随意成就,转粗形为妙质,易短寿为长年,一切神通妙用,说法自在,莫不从此定出。
四禅有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此禅初发,与舍受俱发,舍受心法,不与苦乐相应。二、既得不苦不乐定
,舍弃胜乐,不生厌悔。三、心念清净,禅定分明,平等智慧,照了无遗。四、定心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
。
以上四禅,乃依寻伺喜乐,有具不具,分为四种差别,若具寻伺喜乐,名为初禅定。离寻伺但有喜乐,名为
二禅定。离寻伺喜三种,但有乐一种,名为三禅定。具离寻伺喜乐四种,名为四禅定。lvsexs(;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