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四圣谛-《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

    不已,在佛法则是生灭不已。因为在生的同时,已经有了灭的、坏的现象,事实上,生灭是一体的两面

    ,同时进行。无常的现象,可分叁类的四相,来解释说明::生住异灭,,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如果知道

    苦的原因就是因为无常,无常就是无我,若能实证现量的无我空性,就可以从苦因及苦果得到解脱。

    苦的层次有叁等:

    苦苦,是因不能自主而又不得不感受种种苦楚。由於自我的不安定性,便无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更无法

    做环境的主人。因为一切现象都以因缘而产生无常的变化,不论是身、心、环境,都不是自我所能掌控的,所

    以很苦,这就是苦苦。

    也许有人不相信,认为自我的身心怎麽可能无法由自我掌控呢?这在平常可能感觉不到,可是当你在理智和

    感情产生矛盾、冲突时,就会天人交战,相当地挣扎,这是自心不能自主。身体也是一样,只要当你咳嗽、感

    冒、头痛生病时,身体往往就不听你的指挥了。

    许多人喜欢控制环境,这可能吗?对自然现象来说,希望它不要刮台风、不下暴雨、不出炎阳,要它经常风

    调雨顺、阴晴适时、凉暖适中,这虽理想但却做不到的。对人际关系来说,希望某人能听你的指挥,由你来管

    ,或者某些人是你的靠山,是你所要倚靠的,偶而运气好似乎是做得到,但大多数是不可靠的。类似这些不如

    心意的期待,往往多过称心如意的事;因为不自由,所以就是苦。

    我经常遇到一些在家、出家的弟子,认为我就是他们所要倚靠的对象。他们会说:师父呀!你要保持健康

    ,我们以後就靠你啦!我说:阿弥陀佛!我靠的是佛法,你们也应当靠佛法啊!如果靠我个人,一旦我死

    了以後,你们又靠谁呢?他们还会再说:师父!你可不能死啊!我们还是要靠你的啊!唉!这些人真是

    愚痴,光想靠别人,结果一定受苦;唯有亲近善知识而自己修持佛法,才能离苦。

    坏苦:是说一切现象,均是无常,不能持续永久,故名为坏。这是由於身心世界,经常变幻而不能保持,

    故使你受苦,名为坏苦。无常即是坏,这个坏,不等於是破坏,而是变易、变化、变形、变质、变量;今天的

    人、事、物,今天的环境,到了明天就会有变化的。所以坏是过程,未必是终结,世间一切现象,没有最先的

    --&网--,也没有最後的的终点,它们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永远是在过程之中。

    每一个过程,又会有不同的因缘发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得到了、完成了、成功了;

    其实,得到也好、完成也好、成功也好,这只是另一个坏苦的开始。譬如说,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妇,最後不是

    你先走,就是另一半先走,这就是无常的过程,也叫坏苦。你如无法悟透这个变易的过程,便会经历永无休止

    的坏苦的煎熬。

    行苦:此行是五蕴中的行蕴,行蕴有造作、迁流的功能;造作是制作、产生,迁流则是生灭的变化。也即

    是说,世间的一切有为有漏诸法,都不能离开因缘生灭、造作迁流。一般人,都喜欢顺利,不喜欢不顺利。可

    是不论好事、坏事,永远都在生住异灭,造作迁流,无法静止下来,这就是行苦。(待续)

    受苦的人是谁

    〈四圣谛〉讲录(叁)

    ◎圣严法师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蕴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份和物质部份

    。心理部份又分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蕴属於心所,识蕴是心王;识是分别心、认识心,从认识心、分别

    心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名为心所,是属於心王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没有心王,就无法产生心所。不过在原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