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四无量心-《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逐渐将范围推广,次见他人,乃至自己的冤家对头,由十人至百人,千人万人,以至十方五道一切众生,悉得受

    诸快乐,能如此修慈心,便可离诸忿怒,是名慈心相应。

    二、悲无量心

    悲能对治自已的恼害心。既要想种种方法,拔济众生的痛苦,众生无论如何欺负和**我,也不应该生恼害

    心。若见众生受诸苦恼时,等同身受,当应生起悲悯心,令其得大解脱。行者于慈定中,常念欲与众生快乐,然

    而从慈定出,犹见众生受种种身苦心苦,于是心生怜悯,心念口言,五道众生,受此大苦,而我不能知不能见,

    乃与盲人无异,应发勇猛心,加功用行,愿于定中悉知悉见,拔众生苦,与众生乐,如是立愿,而入禅定。仍如

    慈心之观法,先系念一亲爱的人受苦之相,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以三昧力,得见明了,以此进修,悲

    心自能转深,是名悲心相应。

    三、喜无量心

    喜能对治自己的妒嫉心。既要想种种方法,使令众生离苦得乐,无论众生得到任何利益,也不可以生妒嫉心

    ,而且常作是想,如何能令彼等受无量乐,如何令彼受乐久住。行者于悲定中,怜悯众生,受苦逼迫,我用甚么

    方法拔济,令彼从苦得乐,从乐生大欢喜。此时深观众生,虽受苦恼,此苦虚妄,本无今有,有还归无,易可除

    灭,令得欢乐。行者即发愿言,愿诸众生,离苦得乐,我于定中,悉皆得见,作是愿已,而入禅定,以清净心,

    系念于亲人,从苦得脱,受乐欢喜之相,念念分明,见到亲人,其心悦愉,欣庆无量,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受诸

    喜乐,亦复如是。行者于三昧中,虽见外人受喜之相,而于内心无有动摇,禅定功夫逐渐增长,是名喜心相应。

    四、舍无量心

    舍能对治自己的怨恨心。既要想种种方法,欲拔众生痛苦,令得安乐,并使生喜,众生虽以怨报德,也不能

    生怨恨心。以上虽有慈悲喜三种心,而能三轮体空,即内无能施益之我,外无所受益之人,中间也无施益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