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土地-《九郎资料集》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中国旧时信奉的村社守护神。《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
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
故教民美报焉。”1比较朴素地表达了上古人们酬谢土地负载万物、生养万物之功
的心情。其后,又出现了以整个大地为对象的抽象化的地神崇拜,这种地神被称为“后
土”,是封建皇帝的专祀;而各个地区及村社仍奉祀该地区该村社的地方小神。这种地
方小神初称社、社公,后称土地。
纬书《孝经援神契》曰:“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
而祀之,以报功也。”2《乐稽耀嘉》也说:“社,土地之主,地阔而不可以尽祭,故
封土为社,以报功也。”3《汉书?五行志》注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4
《礼记?祭法》在“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下注云:“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
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5此二十五家或一百家所立之社,为地方行政小单位,所
祀之神即称社公或土地。社公和土地之称皆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称费长房得
卖药翁之符后,“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6王充《论衡?讥日篇》
曰:“如土地之神不能原人之意,苟恶人动扰之,则虽择日何益哉!”7此后典籍中有
相沿称社公者,但更多的则称土地。
最初人们崇敬社公、土地,是因为它能生长五谷,负载万物,养育百姓,更多是从
它的自然属性方面着眼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这种自然崇拜便转变
为人格神崇拜。人们用以象征它的不再是“封土为社”的那一方土,而是一个具有人格
特征的拟人神。甚至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制度的完善,更将它视为与封
建政权最下层官吏相当的一级小神。
在土地神人格化的过程中,各地土地神又先后有了各自的姓氏和名讳。此以道书所
载为最早。约出于六朝之《道要灵祇神鬼品经?社神品》曰:“《老子天地鬼神目录》
云:京师社神,天之正臣,左阴右阳,姓黄名崇。本扬州九江历阳人也。秩万石,主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