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夜行船(选举部)-《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一大辂,玄牡。二驷马,衮冕之服,赤舄副之。三轩,县之乐,六佾之舞。四朱户以居。五纳陛以登。六虎贲之士三百人。七斧钺各一。八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九秬鬯。一卣,珪瓒副之。
⊙勒名钟鼎
《周礼?司勋职》:“铸鼎铭勋。”言有功勋者,铸器以铭之也。
⊙纪绩旗常
《周礼》:王命君牙曰:“惟乃祖乃父,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太常者,王之旌旗也。有功者书焉,以表显也。
⊙砺山带河
汉高帝定天下,剖符封功臣,刳白马而盟之,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丹书铁券
汉高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尚宝
天子玉玺龙章,王后玉玺凤章,亲王金宝龟钮,勋爵金印麟钮,总兵银印虎钮,布政银印,府州县铜印,御史铁印。
⊙六部称号
礼部曰祠部、仪部、膳部。户部曰民部、版部、金部、仓部。兵部曰驾部。刑部曰比部。工部曰水部、虞部。此称自唐朝始。
⊙都御史
左都御史,以其为御史之率,故曰御史大夫。巡抚都御史,以其为宪台之长,故曰御史中丞。
⊙大九卿
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大理寺卿,谓之大九卿。
⊙小九卿
太常、太仆、光禄、鸿胪、上林苑等卿,翰林院、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尹,谓之小九卿。
⊙执金吾
汉武帝改秦中尉,更名曰执金吾。盖吾者,御也。执金刀以御非常者也。又曰:金吾,鸟名,取以辟除恶鸟。
⊙率更令
师古曰:“掌知漏刻,故曰率更。”(率,音律。)
⊙三独坐
光武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
⊙三老五更
后汉永平二年,三雍成,拜桓荣为五更。晋某年,天子幸太学,命王祥为三老。三老、五更总是一人,与《尚书》四岳一例。
⊙四姓小侯
汉外戚樊、郭、阴、马四姓非列侯,故曰小侯。
⊙诰敕
人臣五品以下,其父母与妻封赠之命曰敕命,其宝用敕命之宝,受封者曰敕封。五品以上,其祖父母、父母与妻封赠之命曰诰命,其宝用诰命之宝,受封者曰诰封。
⊙封赠
人臣父母与妻生前受封者曰敕封、诰封,人称之曰封君;死后受封者曰敕赠,人称之曰赠君。
⊙母妻封号
凡品级官员封及其母妻者,正从一品,母妻封一品夫人;正从二品,母妻封夫人;正从三品,母妻封淑人;正从四品,母妻封恭人;正从五品,母妻封宜人;正从六品,母妻封安人;正从七品,母妻封孺人。
⊙文官补服
一二仙鹤与锦鸡,三四孔雀云雁飞,五品白鹇惟一样,六七鹭鸶鸂鶒宜,**品官并杂职,鹌鹑练雀与黄鹂。风宪衙门专执法,特加獬豸迈伦夷。
⊙武官补服
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裘,一二绣狮子,三四虎豹优,五品熊罴俊,六七定为彪,**是海马,花样有犀牛。
⊙文勋阶
文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加授俱特进光禄大夫、左右柱国,月俸八十七石。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加授俱光禄大夫、柱国,月俸七十二石。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月俸六十一石。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治卿,月俸四十八石。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资治尹,月俸三十五石。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正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资治少尹,月俸二十六石。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替治尹,月俸二十四石。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加授俱朝议大夫、赞治少尹,月俸二十石。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加授俱奉政大夫、修正庶尹,月俸十六石。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加授俱奉直大夫、协正庶尹,月俸十四石。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月俸十石。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儒士出身)、宣德郎(吏员才干出身),月俸八石。正七品,初授承仕郎,升授文林郎(儒士出身)、宣议郎(吏员才干出身),月俸七石五斗。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月俸七石。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月俸六石六斗。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月俸六石。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月俸五石五斗。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月俸五石。 未入流,月俸三石。
⊙武勋阶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加授俱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加授俱光禄大夫、柱国。 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上护军。 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护军。 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轻车都尉。 正四品,初授明远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上骑都尉。 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中骑都尉。 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加骁骑尉。 从五品,初授武备将军,升授武毅将军,加飞骑尉。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武毅将军,加飞骑尉。 从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加云骑尉。 正七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加武骑尉。 从七品,初授忠翊校尉,升授忠勇校尉。 正八品,初授毅武校尉,升授修武校尉。从八品,初授进义校尉,升授保义校尉。 凡月俸俱与文官同。
⊙品级
☉正从一品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正从二品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袭封衍圣公。 从二品:布政使,都指挥同知。
☉正从三品
正三品:太子宾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詹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行太仆寺卿,苑马寺卿,参政,都转运盐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宣慰使。
☉正从四品
正四品:佥都御史,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少詹事,鸿胪寺卿,京府丞,按察司副使,行太仆寺少卿,苑马寺少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司同知。 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布政司参议,盐运司同知,宣慰司副使,宣抚司宣抚。
☉正从五品
正五品:华盖、谨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东阁、春坊大学士,翰林院学士,庶子,通政司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六部郎中,钦天监正,太医院使,京府治中,宗人府经历,上林苑监正,按察司佥事,府同知,王府长史,仪卫,正千户,宣抚司同知。 从五品:侍读侍讲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少卿,部员外郎,五府经历,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宣抚司副使,安抚使安抚。
☉正六品
大理寺正,詹事,丞,中允,侍读,侍讲,司业,太常寺丞,尚宝司丞,太仆寺,行太仆寺丞,主事,太医院判,都察院经历,京县知县,府通判,上林苑监副,钦天监副,五官正,兵马指挥,留守司、都司经历,断事,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司副招讨,宣抚佥事,安抚同知,善世正。 从六品: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寺丞、署正,鸿胪寺丞,大理寺副,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理问,盐运司判官,州同知,盐课司提举,市舶司、河梁副提举,安抚司副使。
☉正七品
都给事中,监察御史,编修,大理寺评事,行人司正,五府、都察院都事,通政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马副指挥,营膳司所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按察司经历,留守司、都司都事、副断事,审理,安抚司佥事,蛮夷长官。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左右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官,盐课司副提举,布政司都事,副理问,盐运司、卫、宣慰、招讨司经历,蛮夷副长官。
☉正八品
国子监丞,五经博士,行人,部照磨,通政司知事,京主簿,保章正,御医,协律郎,典牧所提领,营缮所副,大通关宝钞、龙江司提举,卫知事,府经历,县丞,煎盐司提举,按察司知事,宣慰都事,王府典宝、典簿、奉祀、良医、典膳正、纪善,讲经,至灵元符崇真宫灵官。 从八品:清纪郎翰林院典籍,国子监助教、典簿、博士,光禄录事、监事,鸿胪寺主簿,京府、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祀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典宝、良医副,宣慰司经历,神乐观知观,崇真宫副灵官,左右觉义,玄义。
☉正九品
校书,侍书,国子监学正,部检校,鸿胪寺署丞,五官监候、司历,营缮所丞,典牧所、会同馆、文思院丞、承运、宝钞广运、广积、赃罚、十字库,颜料、皮作、鞍辔、宝源局、织染所、京府织染局大使,龙江宝钞副提举,府知事,县主簿,长史司主簿、典仪正、典乐,牧监正,茶马大使,赞礼郎,奉銮、宣抚、安抚知事。 从九品:侍诏,司谏,通事舍人,正字,詹事府录事,司务,学录,典籍,鸣赞,序班,司晨,漏刻博士,司牧大使,牧监副,圉长,太医院、提举司、盐课司、州所吏目,军储、御马、都督府、门仓、军器局大使,承运、宝钞广运、广积、赃罚、十字库副使,典牧所、会同馆、文思院副使,广盈、太仓银库、太仆寺、京府库、都税、宣课、柴炭司大使,颜料、皮作、鞍辔、宝源局、织染局、京府织染局副使,草场大使,孔、颜、孟子孙教授,按察司检校,府、宣抚司照磨,典仪,副教授,伴读,都司、运司、府、京卫,宣抚、宣慰司学教授,司库司、府仓、杂造、织染司、税库司大使,司狱,巡检,茶马副使,正术,正科,都纲,都纪,太常寺同乐,教坊司韶舞,司乐。
☉未入流
孔目,国子监掌馔,学正,教谕,训导,兵马、断事、长官司吏目,司牲、司牧副使,府检校,县典史,军器局、柴炭司副使,递运所大使,驿丞,河泊所闸坝官,关大使,牧监,录事,郡长,提控,案牍,都督府、御马、军储、门仓副使,广盈库、都课、都税、税课司副使,茶盐课司使,府州县卫所仓场大使、副使,盐运司、府卫提举,司所州县库大使、副使,司府州军器、织染、杂造局副使,宣德仓、司竹、铁冶、河州、辽阳、青州府、乐安税课司大使,茶运批验所、巾帽针工局、庆远裕民司大使、副使,司库副使,盐仓、税课、钞纸、印钞、铸印、抽分竹木、惠民金银场、惠民局、水银朱砂场局、生药库、长史司仓、库大使、副使,县杂造局副使,典术,典科,训术,训科,副都纲,都纪,僧正,道正,僧会,道会。
⊙仕途
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唐始缙绅必由科目,始重资格。汉二千石满三载,任同产子一人为郎。秦始试吏入仕,汉丙吉、龚胜是也。始纳粟拜爵,始皇因旱蝗,汉武帝之。至灵帝时,富者先入钱,贫者赴官倍输。 尧始考功。魏崔亮始限年。汉制久任如古。晋宋始制守宰六期为满。 汉左雄始孝廉核年满四十察举。宋叙官阀,有官年、实年。 后周始制举主连坐。 汉顺帝制,选用不得互官,谓姻家乡里人不交互为官。今隔选。唐太宗制,大功不得连职。今回避。唐高宗始给告身,即给札。唐武后始设门籍。籍,朝参奏事,待诏官出入,每月一易之。伊尹始致仕。 汉制,二千石吏予告、赐告。唐制,致仕五品以上表,六品以下转奏。 唐太宗许子弟十九以下父兄随任。宋太祖诏群臣父母迎养。
◎宰相 参政(下丞相一等)
⊙历代置相
颛顼置乐正。黄帝七辅。汤六傅。伏羲置二相。秦献公置左右二卿,称丞相。庄襄王改相国。唐庄宗置丞相兼枢密。唐中宗始置大学士。五代置文明殿大学士,始为宰相兼职,宋真宗置资政殿学士,班翰林上。汉武帝置秘书令,置太史令。汉桓帝置秘书监。唐太宗始置宰相,监修国史。唐德宗始宰相政事,诏迭秉笔。
⊙通明相
汉翟方进为丞相,智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以儒术缘饰法律,人号通明相。
⊙澣救时宰相
唐姚崇拜相,问齐澣曰:“予为相,何如管晏?” 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世,犹可以终其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只可为救时宰相。”
⊙知大体
汉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问牛喘。吏谓失问。吉曰:“宰相不亲细事,民斗伤命,则有司存。方今春月牛喘,恐阴阳失调,宰相职司燮理阴阳,是以问之。”人称其知大体。
⊙伴食相
唐卢怀慎为相,自以才能不及姚崇,政事皆推委不与,人讥其为伴食宰相。
⊙纱笼中人
唐卜者胡芦生,卜筮甚验,李藩常问之,生曰:“公乃纱笼中人。”藩不解所以。后有异僧言:凡宰相,冥司必潜以纱笼护之,恐为异物所扰。藩默喜卜者言,果拜相。
⊙琉璃瓶覆名
五代唐废帝择相,问左右,皆言卢文纪、姚顗有声望。帝因悉书清望官名,纳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卢文纪,欣然相之。
⊙金瓯覆名
唐玄宗卜相,皆书其名,纳之金瓯,名曰瓯卜。一曰,书崔琳等名,问太子曰:“此宰相名,若谓谁?”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
⊙枚卜
古天子卜相,必书清望官名,纳金瓯或琉璃瓶中,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其名,即拜相,故曰枚卜,又曰瓯卜。
⊙鱼头参政
宋鲁宗道为参政,时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公屡折之帝前。时贵戚用事者,莫不惮之,称为鱼头参政。
⊙骰子选
宋丁谓作参政,或率杨文公贺之,谓曰:“骰子选耳,何足道哉!”
◎尚书 部曹 卿寺
⊙古纳言
唐玄宗用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谏曰:尚书,古之纳言,多用旧相居之。仙客,本河、湟一使典耳,拔升清流,齿班常伯,此官邪也。
⊙天之北斗
李固疏:陛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为陛下之喉舌。
⊙六卿
隋文帝始定六部,本汉光武分署六曹。吏曹职起伏羲。汉光武为选部。魏始名吏部,始居诸曹右。户曹职起黄帝。吴始为户部。唐武后始以户部居礼部右。礼曹职起颛顼之秩宗。隋始为礼部。兵刑曹职起黄帝。隋始为兵部、刑部。工曹职起少昊。晋起部。隋始为工部。宋神宗复唐故事,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序。
⊙尚书
秦遣吏至殿中文书,始号尚书。后汉始专席。魏三品,陈加至一品。
⊙侍郎
隋炀帝置六曹侍郎。副尚书名始秦。
⊙郎中
汉置尚书郎,分掌尚书事,名始秦。
⊙员外
隋文帝命尚书六曹增置员外郎,名始汉。
⊙主事
隋炀帝置主事副员外郎,名始汉武帝。
⊙司务
宋置六部司务。
⊙九卿
夏后氏始置九卿。汉设九卿,不以官名,但称九寺。梁武帝始加卿字。后魏始置少卿,以卿为正卿。
⊙大理寺
黄帝立士师,有虞为士师。夏始称大理。秦置大理正,今卿;置廷尉正,今寺正。魏置少卿。晋武帝置丞。隋炀帝置评事。
⊙太常寺
本周官春官之职。秦称奉常。汉改太常,名始有虞。后汉置卿。秦置丞。魏文帝置博士。汉武帝置郎,置司乐,置协律。隋置郊社署,今天地坛祠祭署。唐置簿。
⊙太仆寺、苑马寺,职始周官,梁置簿,汉置监。
⊙光禄寺
本秦置,郎中令掌宫掖。汉为光禄勋。梁始改光禄卿。北齐兼膳羞。隋始专掌。唐始署珍羞官,因隋。隋始署大官名,因秦始署良酝,即汉汤官,掌酝,本周官酒正(酉畐)入置。
⊙鸿胪寺
汉武帝置大鸿胪,梁武帝除“大”字,本秦典客、周大行人。
⊙国子监
周以师氏、保氏教养国子,始名国子。晋武帝始立国子学。隋炀帝始改国子监。汉始定祭酒,衔名本周。隋炀帝置司业并周职。汉武帝置博士,名始秦。晋武帝置教。隋炀帝置丞。北齐高洋置簿。宋神宗置录。
◎宫詹 学士 翰苑
⊙东宫官
秦始皇置詹事,汉因掌太子家。唐玄宗置少詹事,并辅导东宫。周公置左右庶子。唐高宗置左右谕德、赞善。隋文帝置内允,即中允。北刘置门下、典书二坊。 秦始皇置洗马,先导太子。 晋始为詹事属官,掌图籍。 汉兰台置校书。北齐置正字。
⊙翰林
伏羲始立史官。唐玄宗置修撰、编修、简讨。宋文帝置学士。后魏置太子侍讲。唐玄宗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侍讲、侍读、待诏。汉武帝置博士。守置孔目。
⊙玉堂
宋苏易简充承旨,多振举翰林故事。太宗为飞白书院颜曰“玉堂”,及以诗赐之。太宗曰:“此永为翰林中一美事。”易简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荣也!”
⊙木天
《类苑》:秘书阁下穹隆高敞,谓之木天。
⊙鳌禁
宋公白、贾公黄中,皆先达巨儒,同在鳌禁。
⊙内相
唐陆贽博学弘词,入翰林。德宗重其才,呼先生而不名。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贽常居中参议,号曰“内相”。
⊙摛文堂
宋真宗政和五年,御书摛文堂榜,赐学士院。
⊙五凤齐飞
宋太宗时,贾黄中、宋白、李至、吕蒙正、苏易简,同时拜翰林学士。扈蒙云:“五凤齐飞入翰林。”
⊙北门学士
唐刘祎之,少以文词称,迁右弘文馆直学士。上元中,与万元顷等召入禁中,参决政事,时称“北门学士”。
⊙八砖学士
唐李程为学士。常规:学士入院,以阶前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谏官
⊙忠言逆耳
沛公见秦宫室之富,欲留居之。樊哙谏曰:“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公何用焉?愿还灞上。”不听。张良曰:“忠言逆耳利于行。”乃还。
⊙真谏议
萧钧为谏议大夫,永徽中,争盗库财死罪,曰:“囚罪当死,但恐天下谓陛下重货轻法,任喜怒杀人”。帝曰:“真谏议也。”
⊙六科给事中,名始秦,汉置给事黄门,职始秦,置谏大夫,唐分为左右。
⊙真谏官
唐李景伯为谏议。中宗侍宴,命诸臣为回波诗。众皆以谄言媚上。景伯独为箴规语以讽,帝不怿。中书令萧至忠曰:“景伯乐不忘规,真谏官也。”
⊙碎首金阶
唐敬宗好游畋,刘栖楚为拾遗,出班苦谏,以额叩龙墀,血流被面。
⊙铁补阙
唐干宁中杨贻德为谏议,正直敢言,不避权幸。人目为“铁补阙”。
⊙殿上虎
宋刘安世正色立朝,面折廷诤。每犯雷霆之怒,则执简却立,俟天威少霁,复前极论,必得请乃已。人称之曰“殿上虎”。
⊙戆章
宋任伯雨性刚鲠,持论劲直。为谏官仅半载,所上一百疏,皆系天下治体,号“赣章”。
⊙鲁直
鲁宗道为右正言,风闻弹疏,真宗厌之,自讼罢去。他日上追念其言,御笔题曰“鲁直”。
⊙朝阳鸣凤
唐高宗时,自韩瑗、褚遂良死,内外以言为讳。高宗造奉天宫,李善感始上书,极言之。时人谓之朝阳鸣凤。
⊙立仗马
李林甫专权,恐谏官言事,谓之曰:“诸君见立仗马乎?终日无食三口料,及其一鸣辄斥,虽欲勿鸣,其可得乎?”
⊙拾齿
宋张霭,太祖方弹雀后苑,霭亟请入奏事。及见所奏乃常事耳,上怒,霭曰:“窃谓急于弹雀。”上以斧柄撞其齿,齿堕,徐拾之。上曰:“欲讼朕耶?”霭曰:“臣何敢讼陛下?但有史官在耳。”
⊙古忠臣
宋邹浩官右正言,极论章惇误国,未报而刘后立。复反,复廷诤,被窜。史谓之古忠臣。浩与阳翟、田画善,初,刘后立,谓人曰:“邹志完不言,可以绝交矣。”浩既得罪,画迎诸途,正色曰:“使志完隐默居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人哉?”
⊙抵家复逮
杨爵言朝延政事有失人心,而致危乱者五,系狱数年始得释。会复有谏者,上曰:“吾固知释爵,妄言者立至矣!”复就逮。时爵抵家方一日,忽锦衣校至,校佯曰:“吾便道省公耳。”爵笑曰:“吾固知之。”与校同饭,饭已,曰:“行乎?”校曰:“盍一入为别?”爵立屏间曰:“朝廷有旨见逮,吾行矣。”再系狱,逾年乃出。
⊙为朕家事受楚毒
章纶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又请复汪后于中宫,以正壶仪;复沂王于东宫,以正国本。诏逮狱,廷杖不死。英宗复辟,叹曰:“纶好臣子,为朕家事受楚毒。”拜礼部侍郎。
⊙碎朕衣矣
陈禾劾童贯弄权,反复不置,徽宗欲起,禾引帝衣,请毕其奏。衣裾落。帝曰:“正言碎朕衣矣!”禾曰:“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内侍请易衣,帝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惮黯威棱
武帝尝曰:“甚矣,黯之戆也!”“古有社稷臣,黯近之矣。”黯前奏事,帝不冠,不敢见。淮南王谋逆,惮黯威棱,遂寝。
⊙贲育不能过
唐魏征,太宗朝谏议大夫,状貌不扬,有胆气,犯颜敢谏,虽上怒甚,而征神色自若,议者谓贲育不能过。
⊙瓦为油衣
谷那律博洽群书,褚遂良称曰“九经库”。从太宗出猎,遇雨,因问:“油衣若何而不漏耶?”那律曰:“以瓦为之,当不漏。”上嘉其直。
⊙谪死
陈刚中性慷慨,敢论事。故铨以劾桧贬。刚中启曰:“知无不言,愿借尚方之剑!不遇故去,卿乘下泽之车。”桧怒,遂与张九成同谪,客死,贫不能葬。士论惜之。
⊙小官论大事
曹辅为秘书正字。徽宗多微行,辅上疏极谏。太宰余深曰:“辅小官,何敢言大事?”辅对以“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官有大小,爱君之心则一”。遂编管郴州。
⊙忠良鲠直
陈谔负抗直声,举劾权贵无所避。上呼为“大声秀才”。尝忤旨,命坎瘗奉天门外,七日不死,赦还,搏击愈甚。历任中外,所至能其官,终为忌者致贬。上一日问“大声官儿”何在,直署辅导使人得闻过。乃召还,上书“忠良鲠直”四字赐之,示宠异焉。
⊙直声震天下
海瑞为南平教谕,谒上官,止长揖,曰:“参师席,不可屈膝也。”主户部政,疏谏下狱,直声震天下。
⊙劾严嵩得惨祸
沉旻疏劾严嵩父子为奸,窜名白莲教中,于边。杨继盛论嵩专权误国五奸十大罪,弃东市。
劾逆而受酷刑死者:万璟廷杖死;高攀龙投水死;杨琏、左光斗、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魏大中被逮,诏狱拷掠死;邹维连谪戍死,俱江浙人。
◎御史
⊙白简
晋傅玄为御史,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诵不休,坐以待旦。贵游慑服,台阁风生。
⊙乌台
汉成帝时,御史府列柏树,有野乌数千栖其上,故称乌台,亦称“柏台”。
⊙法冠绣衣
《汉书》:法冠,御史冠也,本楚王冠也。秦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也。绣衣御史,汉武帝所置。法冠一名“獬豸冠”。
⊙独击鹘
宋王素既升台宪,风力愈劲。尝与同列奏事,上有不怿,众皆引去,素方论列是非,俟得旨,乃退。帝叹曰:“真御史也。”人皆目为“独击鹘”。
⊙石御史
唐刘思立举进士,高宗擢为御史,执法不阿,弹劾权贵,人号“石御史”。
⊙骢马
后汉桓兴为侍御史,直言无所忌讳。常乘白马,京师惮之,为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铁面御史
宋赵抃少孤贫,举进士,及为殿中侍御,弹劾不避权贵,号为“铁面御史”。
⊙豹直
汉《舆服志》:大驾属车八十一乘,皆尚书台省官所载,最后一乘,侍御史所乘,独悬豹尾,故名“豹直”。
⊙节度胆落
唐敬宗朝,夏州节度使李佑入朝,违诏进奉,御史温造弹之。佑趋出待罪,股栗流汗,谓人曰:“吾夜逾蔡州,擒吴元济,未尝心动,今日胆落于温御史矣。”
⊙埋轮当道
后汉张纲为御史。安帝时,遣八使按行风俗,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遂劾大将军梁冀兄弟。
⊙头轫乘舆
申屠刚,建武初拜侍御史,延臣畏其鲠直。时陇蜀未平,上欲出游,刚力谏,不听。以头轫乘舆,马不得前。
⊙贵戚泥楼
汉李景让为御史大夫,刚直自持,不畏权幸。内臣贵戚有看街楼阁,皆泥之,畏其弹劾。
⊙劾灯笼锦
宋唐介为御史,劾文彦博知益州日以灯笼锦媚贵妃,致位宰相,请逐彦博。仁宗怒,谪介英州别驾。
⊙炎暑为君寒
唐岑参《送侍御韦思谦》诗曰:“闻欲朝金阙,应须拂豸冠。风霜随雁去,炎暑为君寒。”
⊙天变得末减
杨瑄,天顺初为御史,劾曹吉祥、石亨怙宠擅权。后为曹、石文致坐死。将刑,会大风拔木,吹正阳门下马牌于郊外,得末减。子源为五官监候,以占候上言指斥刘瑾。瑾怒曰:“尔何官,亦学为忠臣乎?”杖而戍之。刘瑾之乱,大臣科道同日勒令致仕四十八人,以其名榜示天下。源之同乡御史熊卓与焉。
◎使臣
⊙一介行李
《左传》:子员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一乘之使
韩信破赵,欲移兵击燕,武涉说信曰:不如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从风而靡。
⊙堂堂汉使
苏武使匈奴,匈奴胁武令拜,武不从。以刀临之,武曰:“堂堂汉使,安能屈膝于四夷哉!”
⊙埋金还卤
唐杜暹使卤,以金遗暹,固辞。左右曰:“公使绝域,不可失戎心!”乃受焉,阴埋幕下。已出境,乃移文,俾取之,突厥大惊。
⊙口伐可汗
唐突厥攻太原,郑元璹持节往劳。既至,虏以不信咎中国。璹随语折让无所屈。徐乃数其背约,突厥愧赧,引兵还。太宗赐书曰:“知卿口伐可汗,边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赐于卿哉!”
⊙斩楼兰
龟兹、楼兰二国常杀汉使,傅介子谓霍光曰:“楼兰、龟兹反复,不诛无所惩。”霍光使介子行。介子赍金币,以赐外国为名。楼兰王贪汉宝物,求见。介子与饮,陈物示之。王饮醉,介子使壮士刺杀之,谕以“王负汉罪”,遂将王首还诣阙。上嘉其功,封义阳侯。
⊙少年状元
宋王拱辰,至和二年聘契丹,见其主于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酒饮客,亲鼓琵琶侑觞,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