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夜行船(选举部)-《九郎资料集》
第(3/3)页
⊙臣不生还
曹利用契丹议和,假崇仪副使奉书以行。真宗曰:“契丹如贪岁币,非国家细事,或求不厌,当以理绝之。”利用答曰:“虏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执节不屈
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封博望侯。后为将军,使大夏,穷河源。杨子渊骞篇:“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名使,其犹劣诸!”
◎郡守
⊙使君
京府使君陈尹东郊。汉武帝因更名内史为京兆尹,置丞,置治中。宋太祖置通判推官,本唐节度使,属有推官判官。
⊙五马
《遁斋闲览》:汉时朝臣出使以驷马,为太守增一马,故称“五马”。
⊙刺史
《唐志》:武德中,改太守曰刺史。天宝中又改刺史曰太守。
⊙郡守
魏文侯始置郡守。秦始皇置郡丞,即今同知。汉置州牧,景帝更太守。宋高宗始称知府,始改唐郡称府。
⊙黄堂
《吴郡志》:吴郡太守所居之堂,乃春申君所居之殿也。数火,涂以雌黄,故曰“黄堂”。
⊙驱蚊扇
唐袁光庭典守名郡,有异政。明皇谓宰辅曰:“光庭性逐恶,如扇驱蚊。”
⊙五袴
汉廉范为蜀郡太守,除火禁,百姓便之,歌曰:“范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袴。”
⊙麦两岐
汉张堪为渔阳太守,击匈奴,开稻田千万顷,劝农,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禾同颖
梁柳浑为吴兴太守,嘉禾同颖,一茎两穗。
⊙水晶灯笼
赵宋张中庸为详州刺史,洞察民伪。民号为“水晶灯笼”。
⊙照天蜡烛
田元均治成都有声,民有隐恶,辄摘发之。蜀人谓之“照天蜡烛”。
⊙卖刀买犊
汉龚遂为渤海太守,民有带刀剑者,遂令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独立使君
五代裴侠守河北,入朝,周太祖命独立,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有如侠者,与之俱立。”众默然。朝野叹服,号“独立使君”。
⊙天下长者
汉文帝谓田叔曰:“公知天下长者乎?”田叔请其人。帝曰:“云中太守孟舒是也。”
⊙召父杜母
汉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兴利除害,吏民信爱,号为“召父”。杜诗亦为南阳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愿得耿君
汉耿纯为东郡太守,多善政,盗贼清宁。内召去任,百姓思慕不已。光武驾过东郡,百姓数千随车驾,云:“愿复得耿君。”
⊙借寇
汉寇恂为颖川太守,光武召为执金吾。后光武幸颖川,百姓遮道,曰:“愿复借寂君一年。”乃留镇之。
⊙魏郡岑君
后汉岑熙为魏郡太守,视事三年,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犬不吠夜,足下生牦。”
⊙平州田君
唐田仁会为平州太守,岁旱,自暴以祈雨,时雨大至,年遂丰登。人歌曰:“父母育我兮田使君,挺精神兮上天闻。”
⊙大小冯君
汉冯立徙西河上郡太守,与兄冯野王相代。民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恩惠民,政如鲁卫德化均,周公康叔犹二君。”
⊙二邦争守
宋杜衍知干州,未期,安抚使察其治行,以公权凤翔。二邦之民争于界上,一曰:“此我公也,汝夺之!”一曰:“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一龟一鹤
宋赵抃任成都,携一龟一鹤以行。其再任也,屏去龟鹤,止一苍头。执事张公裕赠以诗云:“马谙旧路行来滑,龟放长沙不共来。”
⊙卧治淮阳
汉武帝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帝曰:“君薄淮阳耶?吾以淮阳军民不相得,欲借卿之郡,卧而治之耳。”乃进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良二千石
汉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良二千石乎!”
⊙承流宣化
董仲舒曰:“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以承流宣化。”
⊙褰帷
贾琮为冀州刺史行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听广视,纠察美恶,何可反垂帷幄以自蔽乎?”乃命御者褰帷。
⊙露冕
郭贺为荆州刺史,治有殊政。明帝巡狩,赐以三公之服,敕行部去(礻詹)露冕,使百姓见之,以彰有德。
⊙儿童竹马
郭伋,字细侯,拜并州牧。行部西河,有数百小儿,骑竹马,迎于路次。问曰:“儿曹何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迎耳。”
⊙河润九里
郭伋为颖川太守,召见,帝劳之曰:“郡得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受其福也。”
⊙虎北渡河
后汉刘琨初为江陵令,县有火灾,琨叩头反风,火随灭。守弘农,虎负子渡河而去。帝嘉之,征为光禄勋,召问:“反风灭火及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此?”琨对曰:“偶然耳。”帝叹曰:“长者之言也!”
⊙别利器
虞诩为朝歌长时,贼数千人攻杀长吏,故旧皆吊。诩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二天
后汉苏章为冀州刺史,有故人为清河令,以赃败,章乃设酒款之。故人喜曰:“人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酒,私情也。明日,冀州刺史白奏事,公法也。”遂举正其罪,郡界肃清。
⊙治行第一
汉黄霸为颍川太守,户口岁增,治行为天下第一。是时凤凰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开鉴湖
汉马臻为会稽太守,开鉴湖,得田九千余顷。豪右恶之,告臻开河发掘古冢无数。征下狱,遣官复按,诡称并不见人,云是鬼讼。臻竟被戮。其后越民承河之利,立祠祀之。
⊙一钱清
后汉刘宠为会稽太守,多善政。将去,父老赍钱送之,曰:“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识吏。今当迁去,聊为赆送。”宠为选一大钱受之。今号其地曰“钱清”。
⊙鱼弘四尽
梁鱼弘尝语人曰:“我为郡守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中人庶尽。”
⊙清恐人知
《魏志》:胡质为常山太守,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子威厉操清白,尝省其父,告归,赐其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威乃受之。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对武帝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
⊙酌泉赋诗
吴隐之有清操,由晋陵太守转广州刺史。至石门,酌贪泉,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清操不渝,屡被褒饰。子延之为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皆以廉慎为门法。
⊙常悬蒲鞭
崔祖思仕齐,为青、冀二州刺史,在政清勤,而廉卑下士,常悬一蒲鞭,而未尝用。去任之日,士人思之,为立祠。
⊙清风远着
崔光伯为北海太守,明帝诏曰:“光伯自莅海沂,清风远着,可更用三年,以广风化。”
⊙清廉石见
虞愿,会稽人,为晋安太守。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之,清彻无所隐蔽。
⊙万石秦氏
后汉秦彭与群从同时为二千石者五人,三辅号曰万石秦氏。迁山阳太守,百姓怀爱,莫有欺犯。转颍守,有凤凰麒麟、嘉禾甘露之瑞,集其郡境。
⊙得如马使君
马默为登州知府,士民爱戴。其后苏轼起知是郡,父老迎于路,曰:“公为政爱民,得如马使君乎?”轼异之。
⊙邓侯挽不留
邓攸清和平简,贞正寡欲。授吴郡太守,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惟饮吴水而已。后去郡,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吴人歌曰:“恍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六驳食兽
张华原兖州刺史,折狱明恕,囹圄一空。先是境内有猛兽为民患,华原下车,甄山中忽有六驳食兽,民害顿除。
⊙虎去蝗散
宋均为九江守。郡多虎暴,民患之。均至,下令曰:“勤劳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进良善,除一切槛阱!”虎皆渡江而东。时楚沛飞蝗蔽天,入九江界者辄散去。
⊙冰上镜中
王觌知苏州,民歌之曰:“吏行冰上,人在镜中。”
⊙民颂守德
陶安为饶州知府,民谣曰:“千里榛芜,侯来之初。万姓耕辟,侯去之日。”又曰:“湖水悠悠,侯泽之流。湖水有塞,我侯之德。”
⊙合浦还珠
孟尝为合浦太守。合浦产珠,居人采珠易米。时二千石贪污,珠徙去。及尝至,廉洁化行,一年,去珠复还。
◎州县(附幕、判、丞、簿、尉、吏)
⊙知州
宋置知州,名因唐始。舜有州牧。宋太祖置州通判。
⊙知县
周置县正。秦孝公置县令、丞。唐宣宗始置知县。宋仁宗置县丞。隋炀帝置主簿。
⊙上应列宿
后汉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十万缗。明帝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其殃矣!”
⊙凫舄
唐宪宗时,王乔为叶县令,有神术。每朔望朝,帝怪其来速,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之。言其临至,有双凫从南飞来,举罗张之,但得双舄。诏尚方视之,则向年所赐尚书履也。
⊙良令
《韩子》:晋公问赵武曰:“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也。寡人欲得一良令,其谁可?”武曰:“刑伯可。”
⊙中牟三异
后汉鲁恭为中牟令,蝗不入境,司徒袁安遣使往察之。值恭息桑阴下,有雉在旁,使者谓小儿曰:“何不捕之?”曰:“雉将雏。”乃语恭曰:“公为政有三异:积德禳灾,一异;仁及禽兽,二异;童子有仁心,三异。”
⊙琴堂
宓子贱治单父,喜弹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唐诗云:“百里春风回草野,一轮明月照琴堂。”
⊙花满河阳
潘岳为河阳令,公余值桃李花,人称曰“花满河阳”。
⊙神君
唐乔智明为隆虑令,县民爱之,号为神君。黄浮为童阳令,亦号神君。
⊙圣君
晋曹摅补临淄令,纵死囚归家,克日而还,一县叹服,号曰:“圣君”。
⊙慈父
唐房谦为长葛令,治为天下第一。百姓号为慈父。擢司马,县民泣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以生为?”乃立碑颂德。
⊙陈太丘
汉袁绍问陈元方曰:“卿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杜诗云:“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当年陈太丘。”
⊙元鲁山
唐元德秀为鲁山令,诚信化人,士夫高其行,称之元鲁山。
⊙治县谱
齐傅僧绰、子琰并为山阴令,父子并着奇绩。世谓傅氏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
⊙莱公柏
宋寇准知巴东县,手植双柏于县庭,民以比甘棠,谓之莱公柏。
⊙鲁公浦
宋真宗朝,鲁宗道为海盐令,疏治东南旧港口,导海水至邑下,人以为利,号鲁公浦。
⊙晋阳保障
晋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将行,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
⊙花迎墨绶
唐岑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第一策
刘玄明历建康、山阴令,治每为天下第一。傅翙代之,问玄明白:“愿闻旧政。”对曰:“作令无他术,惟日食一升米饭而莫饮酒,此第一策也。”
⊙公田种秫
陶潜为彭泽令,县有公田,悉令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民之父母
王士弘为海宁知县,有惠政,祷甘霖,除虎害。邑人歌曰:“打虎得虎,祈雨得雨。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辟荒
温县知县沃墅,令民垦辟荒芜,树艺桑枣。百姓歌曰:“田野辟,沃公力。衣食足,沃公育。”
⊙思我刘君
刘陶,顺阳长,多惠政,以疾免。民思而歌之曰:“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得复来,安我下民。”
⊙进秩还治
周健知全州,任满,民诣阙请留,进秩还治。杨士奇赠以诗,有云:“归到清湘三月暮,郊南骑马劝春耕。”
⊙三善名堂
沈度为余干令,父老以三善名其堂:一曰田无废土,二曰市无游民,三曰狱无宿系。
⊙雀鹿之瑞
吴在木知余干,有白雀青鹿之瑞。民歌曰:“吴在木,政严肃,恶者忧羁囚,善者乐化育。鸟有白翎雀,兽有青毛鹿,不见大声急走人,昔之屡空今皆足。”
⊙张侯
张谠为德兴令,民颂之曰:“张侯张侯,敷政优游。农乐其业,禾麦有秋。”
⊙侯御侯食
何正为萍乡令,民歌之曰:“寇至侯御之,民饥侯食之。”
⊙入幕之宾
晋郗超为桓温参军,谢安、王坦之诣新亭论事,温令超卧帐中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莲花幕
《南史》:王俭用庾果之为卫将军长史,萧沔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绿水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幕。
⊙解事舍人
唐齐,开元初姚崇擢为中书舍人。论驳诏诰,皆援证古谊。朝廷大政,必资之。时号解事舍人。
⊙判决无壅
《南史》:孔凯除长史,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人曰:“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胜世人二十九日醒也。”
⊙髯参短簿
晋桓温辟王珣为主簿,郗超为参军。超多须髯,珣体短小。人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沧海遗珠
狄仁杰为汴州参军,以吏诬诉,即讯。黜陟使阎立本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人。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高宗幸汾阳宫,道出妒女祠。俗言:盛服过者致风雷之变。更发卒数万,改驰道。仁杰曰:“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避耶!”止其役,帝壮之。出为宁州刺史。
⊙亲耕劝农
裘贤通判潮州,为政勤,爱民笃。尝出劝农,释冠带,执农具以耕,其妻馌之。其年大熟,人皆以为劝农所致。
⊙不宽不猛
杨玙为高邮判,民颂曰:“为政不宽还不猛,处心无党更无偏。”
⊙好官人
杨瑾知华亭,秩满,父老为二旗以饯,题其上曰:“农人不为题诗句,但称一味好官人。”
⊙老吏明
何瀞为松江司李,知府王衡赠诗云:“关门共惜寒毡苦,断狱争夸老吏明。”
⊙第一家
陶安字主敬,明太祖留参幕府,尝榜其门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筑围堤
王斌,龙阳丞,为民筑堤,无旱潦灾。民歌之曰:“王父母,筑围堤。民乐业。我无饥。”
⊙祷神毙虎
王升,桐城县丞。时黄櫱山虎白昼噬人,升祷于神,虎忽自毙。
⊙余下负丞
唐崔斯立为蓝田丞。始至,喟然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挺,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替府
裴子羽为下邳令,张晴为县丞,二人俱有声气,而善言语,论事移时。吏人相谓曰:“县官甚不和,长官道雨,替府称晴,以此终不得合也。
⊙廉吏重听
汉黄霸为令,许丞年老,病聋,吏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重听何妨!”
⊙清静无欲
后汉张玄迁陈仓县丞,清静无欲,专心经史。
⊙仇香
后汉仇览,陈留人。考城令王涣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涣谓曰:“主簿得无少鹰鹯之志耶?”览曰:“以为鹰鹯,不如鸾凤。”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鸿渐之宾
《白氏六帖》:凤栖之位,鸿渐之宾。
⊙千里驹
韦元将为郡主簿,杨虔称曰:“韦主簿有长城风,昂昂然千里驹也。”
⊙关中三杰
朱光庭调万年主簿,邑人谓之明镜。时程伯淳鄠县簿,张三甫武功簿,与光庭均有才名,故关中号为“三杰”。
⊙才拍翰林肩
黄山谷《送谢主簿》诗云:“官栖仇香结,才拍翰林肩。”
⊙米易蝗
孙觉为合肥簿,值岁旱,课民捕蝗。觉言民方艰食,捕得蝗若干,官以米易之,捕必尽力。守悦,推其法行之,竟不损禾。
⊙少府
李白《赠瑕丘王少府》,杜甫《赠华阳李少府》。唐朝县尉多称少府。
⊙黄绶
唐朝县尉之绶黄色。陈之昂《送齐少府序》:黄绶位轻,而青云望重。
⊙梅仙
西溪梅福为南昌县尉,上疏言事不用,遂弃官,一朝携妻子去九江,不知所终。后为吴门市卒。
⊙聪明尉
唐魏奉古为雍丘尉。尝公宴,有客草序五百言。奉古曰:“此旧作也。”朗背诵之。草序者默然。奉古徐笑曰:“适览记之,非旧习也。”由是知名。人号“聪明尉”。
⊙铁面少府
宋杨王休,调台州黄岩尉。邑有豪民,武断一方,具得其奸状,白于郡,黥隶他州。闾里欢称为“铁面少府”。
⊙五色丝棒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比部尉。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犯罪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京师敛迹。
⊙金滩鸂鶒
唐河南伊闾县前水中,每僚佐有入台省者,先有滩出,石砾金砂。牛僧孺为尉,一日报滩出,有老吏观之曰:“此必分司御史。若是西台,当有双鸂鶒至。”僧孺祝曰:“既有滩,何惜鸂鶒?”语未竟,一双飞下。不旬日,召拜西台御史。
⊙郑尉除奸
郑虎臣会稽尉也,解贾似道安置循州,侍妾尚数十人,虎臣悉屏去,夺其宝玉,撤轿盖,暴烈日中,令舁轿夫唱杭州歌谑之,窘辱备至。至漳州木绵庵,虎臣讽令自杀,似道不从。虎臣曰:“吾为天下杀此贼,虽死何憾!”遂囚似道子于别室,即厕上拉似道椎杀之。
⊙霹雳手
唐裴琰之为同州司户,年少,刺史李崇义轻之。州中积年旧案数百,崇义促之判决。琰之命吏书数人递纸笔,须臾,剖断毕。崇义惊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人之过?”由是大知名。人称霹雳手。
⊙廉自高
刘子敏由御史左迁侯官典史,自署曰:“禄薄俭常足,官卑廉自高。”
⊙刀笔
萧曹出身刀笔。古者用版牍,吏书以刀削书之,故吏称刀笔功名。
◎学官
⊙学校
有虞氏始立国学。汉文翁守蜀,起学宫,始天下皆立学。后魏文帝始立郡县学。 唐高祖始诏国学立周孔庙。高宗始敕天下皆立庙,特祀孔子,初并祀周公。 舜始制释奠、释采。 魏正始七年,始祀孔子于太学,前此皆祀于阙里释奠。晋武帝始皇太子释奠。隋四仲月上丁释奠。魏曹芳始以颜子配飨。唐太宗加左丘明等配享。宋神宗加孟子配享。
⊙儒学
宋神宗各府置教授,掌教诸生,始战国博士祭酒。汉武帝置博士于京师,文学于郡国。及唐太宗诏天下�师为学官。
⊙取法为则
胡瑗尝为湖州学官,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厉,而顽傲者革。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自景佑、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瑗与孙复、石介三人。庆历四年,建太学于京师,有司请下湖州取瑗教学之法以为则,召为诸生官教授。lvsexs(;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