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夜行船(文学部)-《九郎资料集》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卷八 文学部
◎经史
⊙十三经
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礼记、论语、孝经、尔雅、左传、公羊、梁、周礼、仪礼。
伏羲始则龙马作易,神农始即其方列为八卦,帝王为传国之宝。
⊙三易
夏易《连山》,其卦首艮;商易《归藏》,其卦首坤;《周易》首干。伏羲定卦名,文王为彖辞,周公为爻辞,孔子为《十翼》,而易道始备。
⊙十翼
孔子作《十翼》:上《彖传》一,下《彖传》二,上《爻传》三,下《爻传》四,《文言》五,上《系辞》六,下《系辞》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
⊙洛书
伏羲始则元龟为“洛书”,神农因之始制筮,黄帝因之始制卜。
⊙河图
昔武库火,古“河图”始无传。今误以“洛书”为“河图”,以莽时龟文为“洛书”。
商瞿子木始受《易》于孔子。秦失《说卦》三篇,河内女子始得之。
⊙洪范九畴
天锡禹《洪范》九畴。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日又用三德,次七日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
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八政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冠,七曰宾,八曰师。
⊙五纪
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三德
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疆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稽疑
稽疑建择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其兆为水),曰霁(其兆为火),曰蒙(其兆为木),曰驿(其兆为金),曰克(其兆为土),曰贞(内卦为贞),曰悔(外卦为悔)。
⊙庶征
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事蕃芜。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五福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
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三坟五典
三皇之书曰《三坟》,五帝之书曰《五典》。《抱朴子》云:《五典》为笙簧,《三坟》为金玉。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坟,大也。三坟者,山坟、气坟、形坟也。山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气坟,言归藏、发动、长育、生杀。形坟,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九丘八索
九州之志曰《九丘》,八卦之说曰《八索》。
⊙金简玉字
大禹登宛委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之书,言治水之要,周行天下。伯益记之为《山海经》。
⊙六义
《诗经》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诗经传
卜商始序《诗》。辕固作传为齐诗。申公作训诂为鲁诗,浮丘伯授。毛苌作故训为毛诗,毛亨授。
⊙五始
《春秋》义有五始,元者气之始,春者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有国之始。
⊙三传
《左传》艳而富,其失也诬。《公羊》辨而裁,其失也俗。《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二戴
汉宣帝时,东海后仓善说《礼》于曲台殿,撰《礼》一百八十篇,曰《后氏曲台记》。后仓传于梁国。戴德及德从子圣,乃删后氏记为八十五篇,名《大戴礼》;圣又删《大戴礼》为四十六篇,为《小戴礼》。其后诸儒又加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为四十九篇,则今之《礼记》也。
⊙毛诗
荀卿授汉人鲁国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以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以二公所传,故名《毛诗》。
⊙汲冢周书
《束皙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盗发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蝌蚪文字杂写经书。皙为著作,随宜分析,皆有考证,曰“汲冢周书”。
⊙乐记
汉文帝始得窦公所献周公大司乐章,河间献王与毛生采作《乐记》。
⊙漆书
杜林于西川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卫宏、徐巡来学,林授于二子,后遂得传。
⊙壁经
鲁公王坏孔子故宅,欲以为宫,闻壁中琴瑟丝竹之声,得古文《尚书》。武帝乃诏孔安国较定其书。
⊙断书
孔子断书百篇,鲁恭王始得孔胜所藏于壁,定五十九篇,伏生称为《尚书》。
⊙石经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与大史令单彪等,正定五经,刊石,谓之石本五经。衡阳王钧始细书,为巾箱五经。
⊙集注
《易经》程注、朱注。《诗经》朱注。《书经》朱熹婿蔡沉注。《春秋》今从胡传。《礼记》陈皓注。皓字青莲,以其娶再醮,故不入孔庙。
⊙武经七书
孙子、吴子、尉缭子、司马兵法、李靖、三略、六韬。
⊙佶屈聱牙
韩愈《进学解》曰:“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
⊙入室操戈
《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着《公羊墨守》、《左氏膏盲》、《梁废疾》郑玄乃发《墨守》,针《膏盲》,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而伐吾乎?”
⊙二十一史
司马迁《史记》、班固《前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唐太宗《晋书》、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姚思廉《梁书》、《陈书》、魏收《北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芬《后周书》、李延寿《南史》(宋、齐、梁、陈)、《北史》(魏、齐、周、隋)、魏征《隋书》、宋祁、欧阳修《唐书》、欧阳修《五代史》、脱脱《宋史》、《辽史》、《金史》、宋濂《元史》。
⊙亥豕
子夏见读史者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渡河耳。”问之鲁史,果然。
⊙无一字潦草
司马温公作《资治通鉴》,草稿数千余卷,颠倒涂抹,无一字潦草。其行己之度,盖如此。
⊙瓢史
梁有僧,南渡赍一葫芦,有汉班仲坚《汉书》草稿,宣城太宗萧琛得之,谓之瓢史。
⊙即坏己作
陈寿好学,善著述。少仕蜀,除著作郎,撰《三国志》。当时夏侯湛等多欲作《魏书》,见寿所着,即坏己作。
⊙探奇禹穴
太史公曰:迁二十四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过梁、楚以归,乃石室之书作《史记》。
⊙诸子
有一百八十九家故曰百家。
⊙石勒读史
石勒目不知书,使人读史,闻郦食其请立六国后,曰:“此法当失,何以有天下!”及闻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修唐书
宋祁修《唐书》,大雪、添帟幕,燃椽烛,拥炉火,诸妾环侍。方草一传未完,顾侍姬曰:“若辈向见主人有如是否?”一人来自宗室,曰:“我太尉遇此天气,只是拥炉,下幕命歌舞,间以杂剧,引满大醉而已。”祁曰:“自不恶。”乃阁笔掩卷起,遂饮酒达旦。
⊙下酒物
苏子美豪放好饮,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酒为率。公密觇之,苏读《汉书?张良传》“与客狙击秦皇帝”,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赐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得,难遇如此!”复举一大白。公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
⊙修史人
李至刚修国史,只服士人衣巾,自称“修史人李至刚”。馆中诸公闻之,大笑,呼为“羞死人李至刚”。
⊙七十二人传
孔安国撰孔子弟子,七十二人。刘向撰《列仙传》,七十二人。皇甫士安撰《高士传》,亦七十二人。陈长文撰《耆旧》,亦七十二人。
⊙索米作传
陈寿尝为诸葛武侯书佐,受挞百下;其父亦为武侯所髡,故《蜀志》多诬罔。又丁※、丁仪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一佳传。”丁不与,竟不为立传。
⊙雷震几
陈子桱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王。雷忽震其几,陈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子桱之臂,亦不换矣!”
⊙直书枋头
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公所言!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请改之。时盛年老家居,性愈卞急。诸子乃共号泣稽颡,请为百口计。盛大怒,不许。诸子遂私改之。
⊙为妓詈祖
欧阳永叔为推官时昵一妓,为钱惟演所持,永叔恨之,后作《五代史》,乃诬其祖武肃王重敛民怨。睚眦之隙,累及先人,贤者尚亦不免。
⊙心史
郑所南作《心史》,丑元思宋,以铁函重匮沉之古吴眢井。至明朝崇祯戊寅凡三百五十六年,而此书始出。
⊙明不顾刑辟
孙可之曰:“为史官者,明不顾刑辟,幽不见鬼怪,若梗避于其间,其书可烧也。”
⊙五代史韩通无传
苏子瞻问欧阳修曰:“五代史可传后也乎?”公曰:“修窃于此有善善恶恶之志。”子瞻曰:“韩通无传,乌得为善善恶恶乎?”公默然。
⊙赵盾弒君
赵穿弒灵公,宣子未出境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弒其君。”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史评
《晋书》、《南北史》、《旧唐书》,稗官小说也。《新唐书》,赝古书也。《五代史》,学究史论也。宋元史,烂朝报也。与其为新书之简,不若为《南北史》之繁;与其为《宋史》之繁,不若为《辽史》之简。
◎书籍
⊙二酉藏书
大酉山、小酉山为轩辕黄帝藏书之所。
⊙兰台秘典
汉朝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贮之于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兰台秘典,及麒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
⊙石室紬书
司马迁为太史,紬金匮石室之书。紬,谓缀集之也。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慎重之至也。
⊙家有赐书
班彪家有赐书,好名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
⊙南面百城
李谧杜门却扫,绝迹下帷,弃产营书,手自删削。每叹曰:“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
⊙三十乘
晋张华好书,尝徒居,载书三十乘,凡天下奇秘,世所未有者悉在华所。有《博物志》行世。
⊙曹氏书仓
曹曾积书万余卷。及世乱,曾虑书箱散失,乃积石为仓,以藏书籍。世名“曹氏书仓”。
⊙五车书
《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八万卷
齐金楼子聚书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虽秘书之省,自谓过之。
⊙三万轴
唐李泌家积书三万轴。韩诗云:“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黄卷
古人写书,皆用黄纸,以黄櫱染之,驱逐蠹鱼,故曰黄卷。有错字,以雌黄涂之。
⊙杀青
古人写书,以竹为简。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先于火上炙去其汗,杀其竹青,故又名汗简。
⊙铅椠
上古结绳而治。二帝以来,始有简册,以竹为之。而书以漆,或用板以铅画之,故有刀笔铅椠之说。
⊙湘帖
古人书卷外必有帖藏之,如今裹袱之类。白乐天尝以文集留庐山草堂,屡亡逸。宋真宗令崇文院写校,包以斑竹帖送寺。
⊙四部
唐《经籍志》:玄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号;甲,经部,赤牙签;乙,史部,绿牙签;丙,子部,碧牙签;丁,集部,白牙签。
⊙芸编
芸香草能辟蠹,藏书者用以熏之,故书曰芸编;古诗:“芸叶熏香走蠹鱼。”
⊙--&网--孙氏
孙祈六世祖长孺喜藏书,数万余卷置之楼上,人谓之--&网--孙氏。
⊙汗牛充栋
陆文通之书,居则充栋,出则汗牛。
⊙悬国门
吕不韦集《吕氏春秋》成,暴之咸阳市,悬千金其上,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人莫能增损。
⊙市肆阅书
王充,好博览。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鬻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着《论衡》八十五篇。
⊙帐中秘书
王充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秘之帐中,以为谈助。后王郎得其书,及还洛下,时人称其才进。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藏书法
赵子昂书跋云:“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作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后之得吾书者,并奉赠此法。”
⊙等身书
宋贾黄中幼日聪悟过人,父师取书与其身等,令读之,谓之等身书。
⊙蔡邕遗书
蔡琰归自沙漠,曹操问邕遗书,琰曰:“父亡,遗书四千余篇,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因乞给纸笔,真草惟命。于是缮写送入,文无遗误。
⊙嘉则殿
隋炀帝嘉则殿书分三品,有红琉璃、绀琉璃、漆轴之异。殿垂锦幔,绕刻飞仙。帝幸书室,践暗机,则飞仙收幔而上,厨扉自启;帝出,扉闭如初。隋之藏书,计三十七万卷。
⊙补亡书三箧
汉张安世博学。武帝幸河东,亡书三箧,诏问群臣,俱莫能知,惟安世识之,为写原本补入。后帝购求得书,以相较对,并无遗误。
◎博洽
⊙舌耕
汉贾逵通经术,门徒来学,不远千里,献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书厨
陆澄博览,无所不知,王俭自谓过之。及与语,澄谈及所遗编数百条,皆俭所未睹,乃叹服曰:“陆公,书厨也。”
⊙学府
《南史》:梁昭博及古今,人称为学府。
⊙人物志
唐李守通晓天下人物臧否,世号肉谱。虞世南曰:“昔任彦升通晓经术,世号五经笥。今以守为人物志,可乎!”
⊙九经库
唐谷律耶博通经术,为世所重,号“《九经》库”。又房晖远博闻洽记,学者称为“《五经》库”。
⊙稽古力
汉桓荣性嗜学,明帝时拜太子太傅,以所赐车马陈于庭,谓诸生曰:“此稽古力也。”
⊙柳箧子
唐柳灿迁左拾遗,公卿竞托为笺奏,时誉日富,以其博学,号“柳箧子”。
⊙五总龟
唐殷践猷博通经典,贺知章称之曰“五总龟”。(龟千岁一总,问无不知,为秘书省学士。)
⊙行秘书
唐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即秘书也。”
⊙八斗才
谢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奇才博识,安定继之。
⊙扪腹藏书
杨玠娶崔季让女,崔富图籍,玠游其精舍,辄览记。既而曰:“崔氏书被人盗尽。”崔遽令检之,玠扪其腹曰:“已藏之腹笥矣!”
⊙三万卷书
吴莱好游,尝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遇胜迹名山,必盘桓许久。尝语人曰:“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章;纵能,亦儿女语耳。”
⊙了却残书
朱晦翁答陈同文书:奉告老兄,旦暮相撺留取间,汉存山里咬菜根,了却几卷残书。
⊙书淫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鬓发。及觉复读,常恐听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崔慰谓之“书淫”。
◎勤学
⊙帐中灯焰
范仲淹夜读书帐中,帐顶如墨。及贵,夫人以示诸子曰:“尔父少时勤学,灯焰之迹也。”
⊙佣作读书
匡衡好学,邑有富民家多书,与之佣作,而不取值,曰:“愿借主人书读耳。”遂博览群书。
⊙带经而锄
倪宽受业于孔安国,时行赁任,带经而锄,力倦,少休息,即起诵读。
⊙燃叶
柳灿,少孤贫,好学,昼采薪给费,夜燃叶读书。
⊙圆木警枕
司马光常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即起读书,学无不通。
⊙穿膝
管宁家贫好学,坐藜床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当膝处皆穿。
⊙燃糖自照
顾欢家贫,乡中有学舍,欢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糖自照。
⊙杜门读书
邢邵,任丘人。少游洛阳,遇雨,乃杜门五日读《汉书》,悉强记无遗。文章典丽,既赡且速,与温子升齐名。官太常卿,兼中书监、国子监祭酒,朝士荣之。雅性脱略,不以位望自尊,止卧一小室,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犬所吠。”
◎著作
⊙字挟风霜
淮南王刘安撰《鸿烈》二十一篇,字字皆挟风霜之气。扬子云以为一出一入,字直百金。
⊙月露风云
隋李谔书云:“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尽是风云之状。”
⊙文阵雄师
唐苏颋文章思若涌泉,张九龄谓同列曰:“苏生之文俊赡无敌,真文阵雄师也。”
⊙词人之冠
唐张九龄七岁能文,太宗时为中书舍人,时号为词人之冠。
⊙文章宿老
唐李峤为凤阁舍人,富才思,文册号令多属为之。前与王、杨接迹,中与崔、苏齐名,学者称为文章宿老。
⊙口吐白凤
汉扬雄作《甘泉赋》,才思豪迈,赋成,梦口吐白凤。
⊙咽丹篆
唐韩愈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强吞之,傍有一人拊掌而笑。觉后胸中如物咽,自是文章日丽。后见孟郊,乃梦中傍笑者。
⊙锦心绣口
唐李白送弟序曰:“弟心肝五脏皆绣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毫雾散也。”
⊙宫体轻丽
《唐高祖纪》:东海徐摛文体轻丽,时人谓之宫体。
⊙自出机杼
祖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筋骨,何能共人作生活也!”
⊙倚马奇才
桓温北征鲜卑,召袁宏倚马前作露布,手不停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文不加点
江夏太守黄祖大会宾客,有献鹦鹉者,命祢衡曰:“愿先生赋之。”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
⊙干将莫鎁
李邕文名天下,卢藏用曰:“邕之文如干将莫鎁,难与争锋,但虞其伤缺耳。”
⊙洛阳纸贵
左思作《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邢邵文章典丽,每文一出,京师传写,为之纸贵。
⊙此愈我疾
陈琳少有辩才,草檄成以呈曹公。公先苦头疯,是日卧读琳檄,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
⊙台阁文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