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主要是,苏秉琦先生讲的东西也是他要传达的东西。 最后宿先生还提议,古建保护协会不能局限于古建保护,不然不能代表北考古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应该要做到像苏秉琦先生提及的那般,因为古建也属于不可移动的文物。 因此,苏秉琦先生还提议古建保护协会,未来应该要改名文物保护协会。 这点,宿先生也不反对。 这就尴尬了。 苏亦只能说,自己格局小了。 最后还是苏秉琦先生打了圆场,让苏亦他们一步一步来,先从燕园古建保护开始,一步一步来,然后伸延到校外,未来还有时间,不着急。 佬们都这样说了。 苏亦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当然,苏秉琦、宿白两位先生也只是给个意见,并不是反对古建保护协会的成立,不然,他们怎么会出席古建保护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 不过改名的事情,也同步进行着。 这部分也不难,只要学社会同意,在校团委走一个流程,这事就定下来了。 难的是,应该怎么开展工作。 既然协会成立了,就要做点事情,不然,整个协会成立毫无意义,不仅对专业教研室无法交代,对校团委那边也没法交代,怎么说经费也下来了。 虽然只有几十块,但,已经足够表示上面领导对于他们这个新成立社团的重视了。 苏亦这个名义上的首任会长,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因此,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以后,苏亦就提议众人先调查一下燕园文物现状,做一个燕园文物普查。 文物保护,做的第一个就是文物现状调查。这活,苏亦在广州实习的时候,就没少干,回到北,继续带领着考古专业两个班的学生继续干,一点问题都没有。 想要做燕园文物调查,就应该知道燕园是怎么来的。 经过半个月的流程走下来,古建保护协会成立了。 考古专业对整个协会非常重视,苏秉琦、宿白两位考古教研室佬都出席成立会。 严文明、俞伟朝、高铭、吕遵锷这些专业课老师,也悉数出席表示对古建保护协会的重视。 在1978年12月,对于考古专业的师生来说,古建保护协会的成立,绝对是一件事。 因为整个协会,考古专业77-78级两个班四十多名学生都全部加入了。 然后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会这个决定是苏亦随便起草的,后来,这玩意还惹出一些争议,学生会社团部的负责人还质疑为什么不是学生代表会,为什么是理事会。 苏亦只能撤,这个是借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框架。 后来这个名声还是校团委领导亲自排版通过的,是北社团第一个引用理事会制度。 因为这玩意,古建保护协会一成立就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 第一届理事会,选出来一个会长,一个副会长,一个秘长,一个副秘长,十一个理事,三年换一届。 首届会长,不是别人正是苏亦,副会长不是王讯,而是77级的蒋祖隶,对方是考古77班班长,选对方当副会长方便做77级的工作,剩下的秘长跟副秘长分别是王讯跟张新俩人。 十一个理事,除他们四人之外,剩下七个理事,都是从两个班选出来的。 此外,协会指导老师分别是宿白、俞伟朝两位先生。 苏秉琦还在成立会上发表演讲。 主要还是提及文物保护的话题。 听过苏秉琦先生演讲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觉,就是老先生很能讲,但常常跑题,就是喜欢讲主题之外的事情。 通常开会的时候主办方给半个小时做演讲的时候,苏公讲着讲着就跑偏了,快结束之后,才讲回主题,通常就会延迟演讲时间。 这是老先生的演讲特色。 因此,国内的考古诸多会议,邀请苏秉琦讲话,通常都会留下足够的时间,不然,你懂得。 古建保护协会邀请苏秉琦先生做演讲,谁也不规定时间,苏先生想要讲多久就讲多久。 好在苏秉琦先生讲的也不多。 主要还是讲文物保护,他并不局限于古建保护方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