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砝码-《回档一九七八》
第(2/3)页
到了明年,又出来镍氢电池,虽然改善了许多,还存在着许多缺点。
随着锂离子电池6续走上舞台。
7o年就有人在研究锂电池,并且推出第一款锂电池,当然这种锂电池实用性不强。但谁知道是什么材料才是未来最好的电池材料,都在瞎摸,也有人继续对锂材料摸索着。
作为内行的专家,可能他们暂时不知道锂电池是未来的主流,不过都知道,锂材料是未来电池的一个重要的研方向。
“不是我有这个技术,而是我有一些想法,需要各位教授们将它实现。”
“你在家里面想的……”
“不能这么说,那太过儿戏了,我看过许多资料书,还看了一些国外的论文,才做出来的推断,真坐在家里面想,我敢投入这么巨大的资金来研吗?当真美元是草纸?”
李默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合同,也就是他与各高校签订的合同,李默出研资金,包括对各个教授、参与学生与各高校的补贴,若是能投产,各高校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但专利必须归李默所有。此外,研的成果归各个高校,也准许各高校写论文,可是关键的数据不能在任何论文上泄露。
大约有好几十条条款。
这些都没有异议的,而且现在高校的模式就是,科研资金上面调拨,出了成果写论文,以论文质量与数量来拿奖金与考评升职称……李默这些条款已经很人道了。
复大的医学家、生理学家张校长微笑地问:“李默同学,听说你准备搞一个大家伙?”
可以说,在坐的,包括各个校领导,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翘楚。
有的已经在替国家研究“大家伙”,只要提到了芯片,大家一琢磨,就知道其难度有多大了。
现在他们就不知道,为什么李默从芯片转称到电池上。
“已经动手了,说实话,这个电池若是能研究成功,我可能用它来交换大量的专利……也包括谋利。”李默很老实地说。
听着这些人的大名,居然李默还知道两个人的名字。能让他知道的,想一想在一些专业有得有多大的建树?
“这电池……”
“张校长,你们签好了字,再签完第二份合同,我就会将相关的资料拿给你们看。”
“那好吧。”各个校领导都在上面签了字。
李默又拿出第二合同,参与研究的人必须要保密,否则得赔偿李默天文数字的违约金。即便泄露了,也休想能赔偿起来。但李默也说了:“这是初步的合同,在我计划里,准备在这十年会拿出数十亿美元用于相关技术研,未来可能会更多,因此我希望我们第一次合作会十分愉快。”
本来李默心中底气不是很足,与外国相比,中国技术还是很落后的,并且一些研究设备又不大好购买,况且还有材料……特别是材料,想要在中国搞出来,材料同样也得研究出来。
然而在美国,则会省心很多了,也会加快研时间,但李默还是选择在中国,中国得有这个东西,以后也是双方拿捏的本钱。不博奕便罢,一博奕,前面是李默,后面是中国!
不过听着这些专家的名头,以及在各方面的造诣,李默忽然没由来,底气渐渐足了。他也幸庆来到魔都……北大与清华条件会更好,问题是人家研究的课题很多,未必会在乎。换其他地方,专家数量不足,质量也不足。正好魔都满足了自己的条件。
大伙再次签字。
李默这才从公文包里拿出他昨晚弄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锂电池未来的大约展总方向。
锂电池投入使用,得到91年索尼推出的一款锂电池,性能提高了五倍,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待机时间能长达四五天,正是有了这款锂电池,才为2g机的普及,创造出先天的条件。
李默之所以知道这段历史,还是他前世时,看到三星手机电池爆炸,然后在网上搜集其原因,又搜集了一些锂电池的展历史资料,他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居然将大约的记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