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砝码-《回档一九七八》
第(3/3)页
78年,他感到这段记忆会十分重要,也记录在那个笔记本上。索尼的这款锂电池依然存在着许多缺陷,李默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他也没打算与索尼抢时间,因为还有另一款比较简单的锂电池。就是96年有人明的,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如磷酸铁锂,会比传统正极材料更具有安全性,更耐高温,充电性能也远远高于索尼明的这款锂电池材料。
磷酸铁锂制造并不难……不过后面还有许多困难的。后来中国也很看好这个材料,但有许多困难掣肘着,磷酸铁锂制备时的烧结过程中,氧化铁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存在被还原成单质铁的可能性。单质铁会引起电池的微短路,是电池中最忌讳的物质。
因为这个原因,即便它出来了,日本也一直没有将该材料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但这一条对李默无妨,动力型是指电动车、卫星,而不是指手机,况且在这时候一旦将它弄出来,还是很先进的。
低温性能差,作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电池,同样不存在问题。
电池成本比较高,对加工环境要求苛刻,一致性差,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知识产权问题,后来磷酸铁锂的基础专利被美国德州大学所有,而碳包覆专利被加拿大人所申请。如果申请专利使用费,成本会高上加高,不申请,则绕不过去这两个专利。
对于李默来说,又不存在问题,相反的,他用这几个专利恶心人了。
因为磷酸铁锂的一些局限性,后来又出现了钴酸锂电池,比容量高、综合性能突出、但是其安全性差,沾到了钴,成本非常高。于是许多公司又用锰酸钾锂代替了钴酸锂,还有碳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等等,李默一起写在这份资料。
先是磷酸铁锂,将它研究出来后,才进行后面这几种材料的研究。
另外根据其形态,李默还将它分成三大类,非水系锂电池,缺点是阻抗高,导电率小,难以实现较大电流放电,生产要求高,成本高,存在着安全隐患。不过也有许多优点,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无记忆效应,所以一直到后来,仍有许多人继续研究它使用它。接下来便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后来又出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是一样的,区别就是用干态或胶态代替了液体电解质。后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后者优点更突出一点,也是锂离子电池展的重要方向,可暂时的技术还跟不上去。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那太遥远了,李默写下来,只是作为未来的一个研究对象。
李默还刻意写了一些他能记得的正负极材料。
除了正负极材料,还有隔膜与电解液,其中隔膜乃是其核心关键,导电涂层是涂碳铝箔,基体材料包括高级的聚丙烯、聚乙烯材料和添加剂。后来这些材料国内大多数从日本asahi(旭化成)、美国net(东燃化学)三家隔膜公司进口。除了专利因素外,国内的技术也跟不上,而这三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立且先进的高分子试验室。
别的不说,只要沾到了高分子试验室,就知道为什么李默一开口就将研资金以亿美元计算了。
困难不小,不过李默不缺乏研资金,在坐的也是各个专业的专家,不缺乏人才,主要是李默将研方向与材料一起指了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千万种材料,慢慢摸索吧,弄不好比爱迪生挑选电灯泡丝的材料还要困难得多。
此外,李默与国内的这些专家不同,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只要研究出来了,就立即注册专利,又抢了宝贵的时间差,这样,就能利用知识产权,将各个公司研的道路活活堵死。同时,李默临行前,已经嘱咐了郝立克向ce1gard公司购买相关技术与专利授权,这可能需要不少钱,而且ce1gard公司与88年上半年的高通不同,它不缺乏资金,81年公司刚成立时,注册资金就达到了2亿美金。当然,同样是隔膜技术,展方向不同了,ce1gard公司更不会想到未来它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性。虽花不少钱,可这个钱是在李默能承受范围之内,虽牵连了许多行业,但远不像芯片那样,牵连之广,让李默一想起来就感到头痛。
资料上大约就这些了。
也有不少,整整让李默弄出来三四页。
“你写的这些材料没有问题吧?”沾到了化工材料,那是老陈的老本行,他立即问道。
“校长,花的是我的钱,不是你的钱。”
“你的钱还是钱吗……”老陈没好气地说,但对李默用钱的态度他是竭力支持的,李默的钱虽来得快,可这些钱准备用来投资研技术的,来得正,用得更正。
都是专家,二十几个人盯着这几张纸头,开始仔细地分析,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有困难的,哪些是极困难的。
这就是李默未来最重要的砝码。
不仅仅可以用来换许多专利,等到这些公司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吃透,这边又能推出更高级的锂离子电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