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连串的问题把许三春问得有些发懵。她开绣庄只是一时兴起,还真没想这么多。 见她的样子,孙太太就知道她都没有准备。“你这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就开绣庄呢?我来问你,去保甲府上备过档了么?” 啊? 许三春的嘴巴长得足可以吞下一整个鸡蛋。 孙太太哭笑不得,“得,我也不问你了,敢情都没准备。那你备了什么?” “我准备了用来售卖的绣品……” “行,我知道了!”孙太太道:“幸好你找了我,否则还麻烦大了。” 她让丫鬟拿过一本黄历,拣了下一个适合开业的黄道吉日,“喏,就这个吧,推迟几天,我们走。” “去,去哪儿?”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先去保甲府里备案,然后再去找人写牌匾了。写好了,再找人去刻,还得上漆,还有你的招牌旗帜,不都得花功夫准备啊。” “赶紧的,你别磨蹭了。下个月你就要去绣学报道了吧,在这之前,你得把绣庄开起来。” 孙太太道出了许三春心头的打算,雷厉风行地拉着她出门去了保甲府。 孙家本来就是做生意的,这些地方都摸得熟透了。在南凤镇上,谁不得给孙家几分颜面。小半日的功夫,就把保甲府上的事情办完,交了银子拿到了准许经营的契书。 顺带的,还请办事的文书吃了顿饭,让他们好好关照许三春的绣庄。 出了保甲府,孙太太问许三春,“牌匾的字,你打算请谁来写?”既是要开绣庄,这个招牌可是要用许久的,写字的人,自然是有些身份地位来的好。 许三春有些茫然地摇摇头,这整个南凤镇上,除了孙太太和绣学的人,她哪里还认识什么人物。 当日保甲府上王老太太过寿辰,她看热闹时倒是见过保甲一家人,可也没什么交情啊。 “那这样,我就替你做主了。”孙太太想了想,道:“写牌匾这件事,还得请文人。你在绣学里,认识贾绣娘吗?” 许三春“嗯”了一声,点头道:“认识,我还跟她说过几句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