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噶举派-《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第一、拙火成就法,《拙火》又译《猛烈火》。《拙火》(23)的要义在能引生,乐空俱生智,《拙火》究竟,还能引生离一切戏论相之乐空大手印,获得究意解脱,这是方便道而兼解脱道之法。
《拙火》的修法,是修风、脉、拙火的瑜伽。观三脉四轮,在脐轮燃拙火,以宝瓶气(24)助气,溶化顶门之白菩提(25),菩提液下降,引生四喜(26)四智,打开脉结,生死业气则从左右二脉纳入中脉,生起乐空俱生智,证大手印。
《拙火》之效应,初步净化蕴、界、处,全身生起暖乐,进而引生四喜四智,出现四空(27)开显法身光明,最后引生大乐成报化身,依《拙火》则可现证法、报、化三身获得解脱。
《拙火》的四喜生起方法,有自身生起法和依他身生起法,《拙火》要引生的乐空双运双融不二智。因此首先则要了悟空性的“空”,在悟空的基础上方能进行,不能只有“乐”而无“空”,则不会有什么双运,反会变成单纯的**,而入邪道,根本就不是佛法。且双身法属有功用法门,易出偏差,风险很大,(要经过假死阶段)。求顿悟一心者则不需有功用之法。
六法之乐空大手印或称为密乘大手印。
第二、幻身成就法。
幻身的要义在引生现空无别俱生智(28)。依最微细的风心本元身,而证佛的报化身。幻身有多种,这里指的不是一般所说幻化不实之身躯为幻身,而是隐秘讲述的最微细风心之幻身。
隐秘之幻身修法,是先用《三远离》(29)和缘《金刚诵》(30)强迫出现临终时的死有光明(31)。由大光明所乘之本元细风起现不净幻身。不净幻身又要在光明中清净,运用《整持》和《随灭》(32)二种静虑清净之,使由业风转为智风,意身则成为本元身。不然,无**天和乾达婆也有意身,他们为什么成不了佛,因为他们的意身是带业识的风心,业报满后仍堕轮回,成不了佛。清净的幻身则称为大乐俱生的双运身或圆满的报身。
第三、光明成就法。光明的要义在引生明空俱生智。
光明是自心本性,即明空俱生智,非其它因缘所造成,佛与众生同具。光明的妙用为能现三有世间轮回涅磐种种境界之现源,是法界缘起,宇宙缘起之根本。见性悟心体空是根本,修道见光明是从体起用,有体有用算悟心圆满,故修光明亦是非常重要,光明有本有光明,修中光明,睡眠光明,死有光明等等。本有光明为因,为母光明,修道中之光明为道光明为子,使母子光明相会即二光融为一体成为佛果之光明。达到究竟了悟实相,可以成就报化二身。
心的光明既为本具,故不管你修不修道,认识不认识,光明随时都显露出来,由于众生因业障蔽所以不能明见。光明成就法,就是修认识见光明之法。要彻见大光明,即用甚深的圆满次第,强迫业风纳入中脉,转成智风,本性光明才能出现。
此外修光明还应抓四个时机:一、熟睡,六识已不清明,渐次收入阿赖耶识中(识蕴);二、梦境,意识同行蕴俱起时(行蕴);三、常时,起能所二执相入意识境,意识明显之时(想蕴);四、等引(33),感受往生习时(受蕴)。四个时机均是光明出现之时,通过要诀,才能认识。
抓四分位。即抓心王住处及心识活动情况,施以对治方便可以成就四身。熟睡心王在心间,愚痴睡眠压迫如昏迷状,此时用《光明》教授可起法身。梦境心王在喉头,具有风动无风动之相,用《梦境》教授可起报身;常时,心王在脐轮,起各种妄念实执之想,用《幻身》教授可起化身;等引,心王在头顶,染着难于阻止之贪欲,具有二根合会之想蕴,用《拙火》可起大乐身。也有分作五个时机的:常时、梦境、往生(临终)、中有、等引。此每一分位由一主要识起作用,对此五时若能认识,其本质即五智体性,转识成智,则可把一切分位所起迷相转为道用。
光明是万有之本源,故修光明易人歧途,因不明光明之本为自心本性,则偏面耽着于光明境界。正如米拉日巴道歌所说:不证万法本一味,修观光明成常见;不证大乐双运理,修观空性成断见。
第四、梦境成就法。梦境的要义在引生觉空俱生智(34)。所谓梦境,按密乘的说法是由于睡眠风心均收入脉内而出现梦境,所现内容完全由习气薰习而成,梦中之身比粗身还细小之细身,其体性为风心之身,相似于幻身。由于它是业习薰而成,所以又叫习气身。当沉睡后从四空所出之微细风心成习气身亦即意身,为修幻身之依据。
如何修梦境,修梦境有四个要点:掌握、熟识、转变、融合。掌握,先白天想一件事物,要继续的想,夜晚则用密诀中之强制二要点(35),进行掌握,若不能掌握有魔障干扰者则应作驱魔法事,于是白昼所想之事则能在梦中出现并能掌握它。所谓掌握就是对梦中所现皆能认识。其次若熟识己,则应修练观想梦境如幻,梦中虽出现恐怖境界,了解其为自心业力所变,幻化无实,不起畏惧,用足踏之。如是联系白昼所观诸法亦皆如梦境,把世法与出世法联为一起(36)可得二谛 (37)双融之境界。
再次转变梦境,练习心力可以随意变化。对梦中现所想天身和四大进行变化(38),如以大变小,以少变多,改变梦中境界。随将世问事或出世佛法进行锻练可得如幻三摩地(39)。最后将梦境与光明溶合,观真实义(40)。白昼所见亦如夜间梦境如幻如化,将此二者交融,可起现梦境之幻身。又以夜间梦境如幻之喻,可以结合在白昼现境中亦可决择其无实如幻。修练成熟,在临命终时显现境界亦如幻梦,则可免除中阴怖畏之险途。此法应在生前修习,以便临终应用。修习梦境成就,则能在实际之生、死、中有三阶段证悟无有自性之真如性。
第(2/3)页